陈乐民认为,作为一种理想存在于欧洲人的意识中已好几百年了,到20世纪下半叶才成了现实。这里的“理想”和“现实”是指( )
| A.欧洲主义 | B.自由主义 | C.社会主义 | D.民族主义 |
史载周公制礼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封建与宗法关系的说明,何者最为恰当
|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
|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
| C.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 |
| D.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
1793年6月英王特使马戛尔尼与英公使当东,率领一只由五艘战舰700余人组成的庞大外交团队,经海上9个月的行程,终于到达了东方第一大国的门口。对马戛尔尼此行目的解读为()
| A.与清王朝签订通商协议 | B.前来与清王朝进行朝贡贸易 |
| C.打破大国闭关锁国政策 | D.开辟英国在大国的广阔市场 |
交往是人类创造文明中的重要活动。下列关于文明交往总体趋势的论述较为恰当的是
| A.单向直线 | B.双向互惠 | C.多向互动 | D.共存共赢 |
2011年3月28日,新开馆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根据史学界对“司母戊鼎”内壁铭文(下图)的重新解读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史学界解读的依据和方法可能是
| A.进一步研究古代文献 | B.青铜器的纹饰与功能 |
| C.与同期青铜铭文对照 | D.研读古文字构造方法 |
“文明婚礼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取得男女之同意,以监督自由。”这里的“文明婚姻”最显著的特征是
| A.彻底冲破传统婚姻束缚 | B.具有新旧杂陈的时代特点 |
| C.体现出婚姻自由的原则 | D.受到西方文明观念的熏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