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九年五月四日荣宗敬向国民发出《倡议书》
尊敬的各企业同仁们:您们好!
1915年前后,各帝国主义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我国内群众展开了声势浩大地反帝爱国斗争,社会上也涌现了实业救国的运动等,这些都使我们的企业取得了极大的增长,迎来了一个发展强劲的时期“短暂的春天”。可我们的企业的生存依然艰难,经常无冤无故地上交各种税收,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售于国内市场,而国际市场却被外国资本家们阻挠着、垄断着。……
材料二 这些新兴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的商人阶层和劳动阶层,这些人不同于旧式的不关心政治的商贾和农民,而是对中国在帝国主义压抑下的困境很敏感,并且决心保卫国家利益。这些人大多数居住在城市……从1907年至1917年,这些阶层中至上有一千万人接收了近代教育,被灌输以一种强烈的民主主义者的决心,要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混乱的双重苦难在“救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至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 “在社会学上,社会转型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其具体内容至少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是在当社会变迁历史进程中出现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的飞跃、社会发生激烈的变化、由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形态的时候所出现的社会整体性变动”。
——《中国社会转型期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荣宗敬发表《倡议书》的背景。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具备社会转型的条件吗?
民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是全人类的政治发展趋势,是近代以世界各国的政治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从古典民主没落到现代民主萌生,中间长达千余年,17 、18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国家先后建立。但由于国情差异,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特点。
材料三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天……面对代表们的唇枪舌剑,制宪会议主席华盛顿却几乎一言不发……华盛顿的沉默和坚持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1787年9月17日,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最终形成。……联邦宪法的制定和实施,使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美国诞生了。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简析形成图一、图二两种不同政治体制的原因。两种政体为近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留下的共同的有益借鉴是什么?
(2)若对材料二中造成西方各国政治模式不同的原因进行分析,应从哪些角度思考?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宪政体制的突出特点。
(4)根据以上材料,你对民主发展历程有何认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利用其特权扩大侵略权益,在重要职能机构安排英员,而海关总税务司这一价值重大的机构,英人全力以争,以期在对华贸易中维护自身的利益。清前期的海关制度多是前代市舶制度的继续。海关全部事务由海关监督管理,此职多由内务府和户部满旗司员派充,有时由各省督抚或将军兼任,未形成制度化和专业人才所掌管的近代海关。加之此时粤海关自身监督不力,各职员从中收受贿赂,中饱私囊,故建立一支近代化的海关管理机构势在必行。英国人赫德从1863年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任职期间,制定出各项海关管理制度,同时将各地的海关行政和人事任免集中于手中,对各地分关实行直接的统一领导,大量雇用有技术有经验的洋员,并颁布《通商各口募用外国人帮办税务章程》。重新制订征税规则,税率有长期的统一标准,保证关税的稳定征收。同时,建立新的会计制度,主要是仿照英国财政部的国库制度、吸收西方先进的会计制度而制定的。人员录取采用考核之法,赫德坚持“考试任用实为海关人事制度之核心”,在全球公开选拔招考。
——摘编自周瑶《赫德与晚清海关》
(1)根据材料,指出赫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赫德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历史作用。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尝以谓方今之所以穷空,不独费出之无节,又失所以生财之道故也。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因天地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摘自《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二王安石认为,要解决兵多而弱、财富而贫这两大严重问题,必须变法革新。王安石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治国方略和改革措施,于公元1059年以《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进献朝廷。他指出当时存在的问题是内治不清,外困夷狄,财力困穷,而造成这些问题的直接原因是思想禁锢,人才缺乏;制禄太薄,不足以养,迫使官员廉耻日毁,贪污盛行;再加上风俗大坏,以奢为荣,以俭为耻,又不得理财之道。针对这些问题,王安石提出了开源与开放的理财之道,择将治军的强兵之方,制定以先王之道取代陈腐的儒术、专以经术取士的科举改革、实施青苗法的经济改革等一整套改革方案和实施措施。用现在的话来说,既深思熟虑地进行顶层设计,又摸着石头过河,全面推进改革。
——李锡炎《解读王安石变法:摸石头过河,全面推进》
(1)根据材料一,归纳王安石的理财思想。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和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自由主义思潮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和大革命中,自由主义在欧洲大陆得到迅速传播。自由主义在西方政治思想家那里有很多解释,从抽象的理念角度,自由主要是指个人不受任何约束(法律除外)的发展和人格独立,个人的独立选择等。个人的自由发展既包括经济的自由发展,也包括个性及其他方面的自由发展,并强调这种发展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是不受任何机构或个人的限制和约束的。
材料二 到了18世纪中叶,特别是在英国,随着政治自由理论的发展和成熟,政治自由在现实生活中的逐步实现,以及英国工业经济的成长和自由贸易的需要,经济自由被提到日一程上来。
材料三古典经济学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在西欧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学思想和理论体系,它始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斯密坚信自然秩序——市场的自发作用,……他的结论是:政府干预、管制、授予垄断和特需补贴都会误导资本并会减少资本对经济福利的贡献;政府的行为会制约市场从而降低资本积累率和劳动分工程度,并相应降低社会生产水平。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世力、滕海键《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近代“自由主义”的内涵是怎样不断拓展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典政治经济学在英国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3)据材料三,归纳概括亚当·斯密理论主张的核心,并结合史实说明亚当·斯密理论的实践结果。
(4)综合以上认识,谈谈亚当·斯密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价值。
对美好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对“善良政体”的追求在东西方异曲同工
“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1663)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走向滥用权力,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经验。”“从对事物的支配来看,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
材料二近代志士仁人对“救国之路”进行了不懈探索
新文化初期,李大钊说:“夫代议政治,虽起于阶级斗争,而以经久之历验,遂葆有绝美之精神。”“吾人于此,其当鼓勇奋力,以趋从此时代之精神,而求此适宜之政治也。”……1919年春天巴黎和会召开之后,对西方的失望促使人们将目光投向另外的方向。李大钊宣布“在别的资本主义盛行的国家,他们可以用社会主义作工具去打倒资本家阶级;在我们这不事生产的官僚强盗横行的国家,我们也可以用他作工具,去驱除这一班不劳而生的官僚强盗。”
——陈先初《五四时期国人理想社会模式的转型》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复兴”的艰苦求索
20世纪40年代末 |
“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
20世纪60年代初 |
“工业国的提法不完全,苏联就是光提工业化,把农业丢了。”“我们的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
20世纪80年代初 |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
——摘编自唐洲雁《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提出及其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对学校作用的认识,并概括他与孟德斯鸠相似的思想倾向。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李大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概括中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变化趋势,从中你得出了怎样的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