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经过腥风血雨,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然而即将到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甲、乙同学对此各有不同的看法。同学甲:战争已经永久地结束了。真正的持久的和平已经来临,你们看,各国不正在为争取和平而努力吗?同学乙:战争并没有结束。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悄悄拉开序幕。
材料二  2006年10月13日下午,第61届联合国大会192个与会国的代表以热烈的掌声通过决议,正式任命韩国外交通商部长潘基文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从而成为联合国历史上第八任秘书长,也是继缅甸的吴丹之后第二位来自亚洲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当前,我们面临一个比任何时期都需要联合国有所作为的时代。我会认真履行《联合国宪章》所赋予的职责,为推动和平、发展和增进人权做最大的努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某一个观点。(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当今世界局势特点,谈谈你对潘基文讲话的理解。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华盛顿在担任总统时期的主要事迹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伦敦大学成立于1828年。与传统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相比,有诸多创新之举。它是英国最早给与女性与男性同等教育权利的高等学府。招生不分教派,神学被排斥在课程之外。学费低廉,一年仅需25-30英镑,只相当于牛津和剑桥的1/10,是一所以中产阶级为对象的大学。教学语言是英语而非拉丁语,课程设置以实用而非以古典为导向,学科设置广泛且强调学以致用。

材料三“……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计,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渐图自强。……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每遇房、虚、昴、星等日,正副二委员传集各童,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
——曾国藩《拟选聪颖子弟赴泰西各国肄业折》
请回答
(1)分析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董仲舒推崇教化的主要措施及目的。
(2)结合材料二概括伦敦大学的创新体现在哪里?据材料并结合英国当时社会分析伦敦大学不断创新的原因。
(3)材料三体现了洋务派怎样的课程设置?此种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全球化不仅侵蚀着国家主权,同时也激活了民族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文化认同出现动摇,而且国家的认同与归属感也遇到严重的挑战。------尽管全球化进程加深引起对国家的认同的侵蚀,但目前国家仍然是最具权威和组织能力的共同体。------“它不是在消亡,而是正在被重新想象、重新设计、重新调整以回应挑战------”
——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
请回答:你如何看待全球化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典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对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显示出巨大的适应力。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带来周期性的小摆动,并在本世纪初导致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发展性大危机。20世纪的三场大灾难,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
材料二西方国家利用战争和三十年的停滞,取得了发展的新动力,而古典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则通过不断的结构改革,其中包括资本主义体系内部与外部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开始不断出现一些新变化。------20世纪下半叶,发达国家工业已出现内部结构功能性的变化。------古典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正在被不断修复与调整。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古典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最早源自哪个国家?其主要特点是什么?材料一中提到的20世纪的三场大灾难是指什么?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新变化。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古典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被修复与调整的原因。

今年,始于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引发了市场对欧盟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欧盟路在何方,举世瞩目。请阅读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探究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
材料一 近代史上,欧洲各国有众多的思想者一直在为实现欧洲统一进行理论上的探索,然而,直至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血流成河的惨剧之后,欧洲人才痛定思痛,开始脚踏实地,向欧洲统一迈进。
——2002年1月 《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对外援助法》规定:受援国必须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监督,在政治上排挤和压制各国进步势力。”
材料三 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
一一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注: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
一一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先贤们倡导欧洲统一的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通过《对外援助法》要达到什么目的?结合材料三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简述欧共体的成立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四分析说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是世界多极化的根源”。
(4)有人认为世纪之交的欧洲是发展与动荡并存,请举史实说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l949年12月美国政府宣布“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1950年12月美国政府要求“所有希望向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出口任何商品的个人和公司必须申请出口许可证”。1951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巴特尔法》,规定违反禁运条例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国家,美国将停止向其提供援助。——《中美关系史l949--1972)》
材料二:1971年9月22日,美国同日本国一起向联合国大会提出了关于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提案,既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权,又确认“中华民国”继续拥有代表权的“双重代表权”提案。——《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材料三:1978年邓小平就中关关系正常化提出三条:美国从台湾撤军,跟台湾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与台湾断交。美国又反过来提出三条:一是卡特政府说必须经过国会参议院讨论,在美中建交的那一天,告诉台湾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第二条是美国要求中方要发表一个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的声明……。最严重的争议是美国坚持在两国关系正常化后还要向台湾出售武器。邓小平提出,建交以后,《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也废除了,美国就不能再向台湾卖武器。卡特政府承诺,1979年起不再向台湾出售新的武器。
——陶文钊《美国需要中国吗》
材料四:美国政府2010年1月29日向国会通报了新的对台出售武器计划,包括“黑鹰”直升机.“爱国者—3”反导系统.“鱼鹰”级扫雷艇等总额近64亿美元的武器装备。中方1月30日.31日两天内密集作出强烈回应,采取四项强硬措施,要求美方停止对台军售。
——引自新浪网2010年2月1日《外媒:美对台军售中国反应“史无前例”》
材料五:尽管实际情况的发展不会像我们希望的那样迅速,但是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令人乐观的,多方面的成功是已经被事实证明了的。
——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专家贝特斯·基尔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中美建交过程中,双方围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从中美谈判可以看出中国坚持的根本原则是什么?美国坚持对台军售体现出其对亚洲怎样的战略意图?
(3)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对美国采取强硬态度和立场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五,贝特斯·基尔的观点正确吗?请说明理由。概括指出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