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到2020年,我国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材料二 从第一枚探空火箭升空到2001年,中国成功研制了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把7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后,成功地回到地面。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宇航员不但实现了太空行走的梦想,而且按照预定计划,飞船在太空预定轨道绕地球飞行45圈后,于28日傍晚成功返回。  
——新华网
材料三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全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进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请回答:
(1)建国5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有哪些?结合材料一归纳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2)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神舟五号”、“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有何意义?
(3)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上进一步强调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怎样的发展战略?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现代报刊业走向繁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人说“春秋无义战”,有的人引用列宁的一段话作评:“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地破坏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联系春秋争霸的史实,评述以上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
汤显祖(中国明朝人1550-1616)和莎士比亚(英国人1564—1616)堪称世界戏剧界的两座丰碑,他们同时出现在东半球的中国和西半球的英国。他们所处的时代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都经历着变革,其作品也充分体现了这种时代特征。《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分别是其代表作,以下是这两部作品的有关材料:
材料一《牡丹亭》塑造了一个女性形象一杜丽娘,她出身名门,虽自幼受到封建文化教育的严格管束,但她渴望冲出牢笼。在生存环境没能给她理想的实现提供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她只能到梦中寻找自己的理想。进入鬼蜮的杜丽娘,由于离开了封建礼教的管束而显得更为大胆.痴情。她毫无顾忌的与阴间的判官据理力争,使自己还魂。还一鼓作气,让自己的“非法”叛逆婚姻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
材料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是一个贵族小姐,她勇敢.坚强.智慧,冲破大家族的重重束缚,大胆地爱上了仇家之子——罗密欧,为了实现美好爱情,她冒着生命危险服下安眠药。下面是罗密欧进入墓穴看到服药假死的朱丽叶时的长篇独白:“一个坟墓吗?啊,不!……这是一个灯塔,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她的美貌使这一个墓窟变成一座充满着光明的欢宴的华堂。”——这里没有死亡的阴惨和恐怖,辉映着的却是青春和爱情的光芒,给黑暗的人生带来永恒的光明和无尽的欢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提供的信息概括二位剧作家的共同思想追求。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他们所处时代政治.经济的共同特征。
(3)他们的思想追求“对传统势力形成了挑战”。试分析这种“挑战”对东西方产生的不同影响及根本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对此有人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从哥伦布横越大西洋,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航行到印度西部海岸,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欧洲的统治也迅速的扩大到全球,……(这一切)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中华文明在连续.未间断地发展了五千年后仍然绽出新枝,在16世纪后,并继续同世界其他文明,特别是欧洲文明,进行着交往,作出了贡献。但是,18世纪中叶以后,这个古老的文明受到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世界文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一种先进文明(资本主义文明)以“生存威胁”迫使其他文明(无论是强势文明还是弱势文明)不得不仿效它……20世纪上半期,有着自己文化传统的亚非拉国家,在沿着原有轨迹缓慢行进的同时,又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更强烈的冲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的“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请以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分析材料二中西方列强如何向中华文明施加压力的?
(3)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压力下,中华文明面临着“生存或灭亡”,先进的中国人作出了怎样的选择?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请以鸦片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的史实加以说明。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应如何正确评价欧洲的先进文明?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如果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则债权人有权拘禁债务人,甚至可以给债务人戴上脚镣。在拘禁债务人60天后,双方未达成和解,则债权人可以连续3次把债务人牵至广场集市出卖。如果第三次没有出卖掉债务人的,或者没有人为债务人代为清偿和提供保证的,那么债权人就可以把债务人卖到外国甚至是杀死债务人。如果债权人是多数的,就由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第八表规定,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依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
《十二铜表法》把人的肉身也当做债务清偿的方法,你认为这种做法可取吗?说明了什么?怎样正确认识《十二铜表法》。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1983年6月25日邓小平讲话
材料二: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责任,也是全世界所有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合则两利,离则两伤;捐弃前嫌,携手并进。
------1990年6月11日江泽民的讲话
材料三:关于台湾问题,胡锦涛指出,当前台海局势仍十分复杂敏感。“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是两岸关系紧张的根源,是台海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最大威胁。反对“台独”、遏制“台独”势力的冒险活动,符合中美双方和亚太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
-----2004年10月25日胡锦涛会见美国务卿鲍威尔
材料四:目前两岸关系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点上,两岸不应陷入对抗的恶性循环,而应步入合作的良性循环,共同谋求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机会,互信互助,再造和平双赢的新局面,为中华民族实现光明灿烂的愿景。
-----2005年4月28日胡锦涛与连战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邓小平对两岸关系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请概述国共两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两次合作的史实和作用。
(3)根据材料指出两岸统一最大的障碍是什么?结合材料谈谈你关于两岸关系的愿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