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
| 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 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
| C.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 D.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 |
民族工业兴起于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强的入侵较早,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
| B.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 |
| C.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
| D.利于引进设备 |
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出现民族工业的背景是
①外商企业的刺激②洋务企业的影响③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④资产阶级独自创办
|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 C.①②③ | D.③④ |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与军事工业相比,其突出特点是
| A.官办企业 |
| B.官督商办 |
| C.具有资本主义企业的某些特点 |
| D.使用机器生产 |
中国的近代企业是指
| A.手工操作的企业 |
| B.鸦片战争以后出现的企业 |
| C.工场手工业企业 |
| D.机器大生产企业 |
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直接目的是
| A.辅助军事工业,实现清政府的自强 |
| B.解决人民的生计 |
| 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 D.实现清政府的近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