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下题。(共18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乙]上 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 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选自司马光《居安思危》)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傥:通“倘”,倘若。
下面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B.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C.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D.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
(1)傅说于版筑之间(         )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   
(3)四俱服(          )          (4)诚自古所(          )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则无敌国外患者君谓计将安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病复,则不可救矣
C.国恒河曲智叟以应
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 病虽愈,犹宜将护。
                                                                                      
通读【甲】【乙】两文,回答下面问题。(6分)
(1)甲文探讨了                                                两个问题,论述了
                         ”的道理。                                                
(2)乙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射于家圃()
②有卖油翁担而立 ()
③尔敢轻吾射! ()
取一葫芦置于地 ()
翻译下面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用“/”在应停顿处划开。(四处,每处0.5分,2分)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从这则短文中,你获得了什么启发?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①父焉 ( )②自是指物作诗立 ( )
于材人远矣 ( )④赏赐百千 ( )
⑤对镜花黄 ( )⑥卿言多务,若孤?( )
写出文中属于侧面描写的句子两句:
翻译下列句子:
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题目。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解释下列词语。
(1)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
(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尔来:
(4)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翻译下列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选段中作者回顾了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你觉得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文言文阅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这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有仙则(2)谈笑有鸿
(3)无丝竹之(4)无案牍这劳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语句填空。
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
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

陋。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阅读古文《赵普》,完成小题题。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普少吏事 ()②读之竟日()
③普颜色不变 ()④他日补旧纸()
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说出下面典故与赵普有关的一项是----------------------------------

A.闭门读书 B.半部《论语》治天下 C.凿壁借光 D.闻鸡起舞

仔细研读下面几句话,说说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每归私第,书,读之竟日。②普颜色不变,之以归。
③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