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3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30 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埔军校校长是谁?该军校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红军为什么要长征?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咏读材料二《七律·长征》,我们从中可以感悟哪些长征精神?
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地影响世界格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8月,当战争爆发时,一位德国官员绝望地评论道:“这一切都来自这种该死的聪明体系,它们是现代战争的祸根。”
(1)请你评析这场战争的性质。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
材料二面对德意日法西斯的嚣张气焰,世界人民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彻底打败它。
(2)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对付共同的敌人,试各举一例反法西斯国家在政治、军事上进行合作的史实。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形式是怎样的?
材料三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另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3)美国实行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请分析美国实行冷战的目的达到了吗?(3分)
(4)面对当前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请你谈谈中国应怎样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2分)
中华民族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敢为天下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中国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迫使中国顺应世界潮流,实现社会的全面转型,推动着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在经济、政治、思想三大领域,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先后进行了哪些重大实践活动?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斗争,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实践中探索出来的革命道路是什么?列举一例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探索中的错误史实。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图片进行的探索内容是什么?
(4)综上所知,请你为中国的新一轮改革提出两点建议
郑和率领60余艘船只,载两万多人和大量物资,浩浩荡荡出发,经占城,爪哇,苏门答腊等地……。完成了第一次出使西洋的任务。
(1)郑和出使西洋一共去了几次?目的是什么?
(2)郑和出使西洋的出发点在哪里?最远到达哪些地区?
(3)郑和出使西洋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信
请回答:
(1)、“中华”、“夷狄”各指什么?
(2)、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
(3)、“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是指历史上哪件事?
试图题
(1)看图一回答: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最早产生于什么时期
(2)图二:把下列字母填在图二的方框里
A、北宋B、西夏 C、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