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一书写道: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根据提示,完成下表内容。(8 分)
类别 |
历史事件 |
代表人物 |
器物层面 |
|
李鸿章等 |
制度层面 |
|
康有为等 |
辛亥革命 |
|
|
观念层面 |
|
陈独秀等 |
阅读下列材料:
在卢沟桥作战中,29军组织大刀突击队夺桥,战士们抡起大刀,冲入敌阵,展开激烈的肉搏战,几乎全部战死桥头,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卢沟桥。音乐家麦新为此做《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抗战的正规军,後面有支前的老百姓,我们万众一心共同前进。冲向那敌人,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激励着中华儿女英勇抗战。
请问:
(1)《大刀进行曲》中的“鬼子们”指的是什么人?
(2)大刀突击队的英勇事迹及《大刀进行曲》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
(1)日军进攻卢沟桥的借口是()
A.炸毁铁路反诬中国军队所为 B.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
C.卢沟桥有中国军队守卫 D.日军火车在此被炸
(2)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事变后中国政府进行了积极抵抗 B.日本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C.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而进行 D.中国内部不统一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
(3)卢沟桥所处的位置对中国方面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4)卢沟桥所处的位置对日本侵略军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5)卢沟桥事变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请欣赏《长征组歌》——《遵义会议放光辉》: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
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英明领袖来掌舵”反映了遵义会议的成果是:()
A.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 |
B.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
C.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 |
D.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 |
(2)你认为“全党全军齐欢庆”的理由是什么?
朗读下列毛泽东《长征》诗词。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2)诗中提到中央红军在长征中经历了哪些重要地点?在这些地方又分别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又有何意义与影响?
(3)诗中的“三军”是指()
A.红二方面军、红三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 B.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
C.红一方面军、红七方面军、红八方面军 | D.红二方面军、红七方面军、红八方面军 |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于年月从地出发,开始长征,到 年 月到达地与陕北红军胜利回师。
② 年 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地召开,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③ 年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图中地胜利回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④请你看示意图,数数红军长征走过多少个省?渡过了哪几条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