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鸟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请回答:
(1)“引领时代”的历史人物是谁?为什么说他的发明“引领时代”?
(2)“汽车之父”赞誉的是哪位历史人物?汽车的创制成功得益于哪项科技发明?
(3)依据材料二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世界已跨入新的世纪,可天下仍不太平。让我们反思世界大战的历史,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吧!某校九年级(8)班学生要举办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图文展,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第一组:表解历史
名称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起止时间 |
1914.7-1918.11 |
1939.9-1945.9 |
交战双方 |
① |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联盟 |
转折性战役 |
凡尔登战役 |
② |
战争性质 |
③ |
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
战后格局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④ |
(1)第一组收集的表格信息有残缺,请你将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第二组:文汇历史
(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的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战后初期的西欧,经济凋敝,困难重重。英国有一半以上的工业瘫痪,法国居民每天仅配给200克面包,联邦德国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只能买一条香烟。
(2)从第二组收集的材料中,你得出什么认识?
第三组:聚焦现实
2013年1月13日新华网讯中日战机对峙拉高“走火”风险。在北京,国防部官员称,周四一架“运8”运输机在东海油气田西南空域巡视时,日本忽然派遣两架F-15战机和一架侦察机对该运输机展开近距离跟踪。这导致中国空军也派出两架“歼10”战机,对日本飞机进行密切监视。观察人士说:“如果继续保持这种态势,两国发生交火是有可能的。”
(3)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上述材料反映出威胁当今世界和平的因素是什么?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维护当今世界和平提出两点建议。
中国共产党带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材料一:“(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终于为毛泽东和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在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事件如此地触发世界的想象,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未来。”
——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1)长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征途中的一曲凯歌。依据材料一,说出“长征凯歌”中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哪一次会议。为什么说长征“终于为毛泽东和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
材料二:
(2)识读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的重要政策及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3)识读材料二中图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地位是什么?除深圳外,位于广东省的经济特区还有哪几个?
(4)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把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的哪一次会议上?
(5)综观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认识?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民族,通过吸收与创新不断实现超越。但它在崛起的同时,也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很大的伤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他们对变革的推动,最终导致①。……它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日本改变成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全球通史》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材料三: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反对,与所谓的土地所有者签订“购岛”合同。钓鱼岛争端恶化成了危机……此后,中日两方持续派遣公务船到钓鱼岛海域巡航。
——摘自凤凰网
(1)材料一中所说的“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被统称为什么?“天朝”时期为中日友好交往作出重大贡献的“天朝”僧人是谁?①代表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场改革在日本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此次“变革”后,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曾单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请写出这两次侵华战争的名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日关系要实现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中日双方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至少答出两个观点,2分)
(10分)有人认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得益于“两次社会革命、两次科技革命”;也有人认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得益于适时凋整统治政策,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革命篇】
(1)美国历史上的“两次社会革命”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4分)
【科技篇】
(2)请列举出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美国领先的三个具体发明。(3分)
【调整篇】
(3)20世纪30年代美国最重要的一次“调整”是指哪个事件?美国这次调整有什么显著特征?(3分)
(10分)某校九年级(2)班开展了一次“凝聚爱国情,共筑中国梦”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风雨连梦】
(1)小历同学在梳理中国人民的逐梦历程时,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请你帮他完成空缺
的部分。(3分)
时间 |
重大事件 |
1919年5月 |
①爆发 |
1945年8月 |
抗日战争胜利 |
1949年10月 |
②成立 |
1956年底 |
三大改造完成 |
1978年12月 |
③召开 |
【论史释梦】
(2)在小组讨论中,小史同学就上述卡片所填的三个重大事件分别从“新开端”、“新纪元”、“新时期”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请你据此也作扼要说明。(6分)
【同心筑梦】
(3)砸过探究和交流,你感悟到了中国人民在追求民族复兴历程中的哪些优秀精神品质?(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