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历史课上开展了主题为“我与历史名人”的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
(1)以下是黎明同学收集的三幅图片,请你完成下面所缺内容。
![]() |
![]() |
![]() |
A.《汴河怀古》 |
B.《大唐西域记》 |
C.某塑像 |
图A:是反映____(朝代)修建的运河, (人物)为连接南北交通,巩固统治而开凿的。
图B:是根据唐朝高僧_______口述而整理,是研究唐朝时西域和西亚历史的参考书。
图C:是 的塑像,他是 (朝代)著名抗金将领。
(2)朝阳同学整理了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深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人不计资历地望,不计亲疏恩怨,凡有治国安邦之才,都委以重任。
①材料一反映唐太宗重视人才,为选拔官员其完善了什么制度?
材料二: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从而进入全盛时期。
②材料二的“他”是谁?“全盛时期”又指什么?
(3)徵午同学搜集《合肥晚报》上的一份报道,如下:
![]() |
2012年是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一组名为“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在微博上疯转。 |
请你谈谈对恶搞杰出历史人物的看法。
(阅读理解题)阅读下列材料: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般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绿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据统计,1912年,全国工厂数为20749家,其中使用机器生产的只有363家,其他仍然依靠人力或畜力。有的企业到香港或外国注册,有的船只悬挂外国旗帜……
请回答: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由此导致我国民族工业形成了哪些特征?
下图是1902~1927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统计(仅统计创办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企业)。
(1)看图后,讲讲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线索。
(2)想一想,为什么说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仅仅是昙花一现?
(探究开放题)2003年6月,南通各界采取各种方式,纪念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张謇诞辰150周年。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日前也为大型画册《张謇》题词:“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南通大街小巷随处都可见纪念活动的标语、条幅。6月24日,江苏省工商联、南通市委、市政府在100年前由张謇创办的更俗剧院举行纪念集会,将纪念活动推向高潮。
想一想:
(1)结合教材,说说今天我们纪念张謇的原因有哪些?
(2)今天我们纪念张謇应该学习他哪些高尚品质?
阅读材料:
渡江作战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最有组织的力量的覆灭。经过了东北的辽沈战役、华东的淮海战役、华北的平津战役,国民党反动派剩下的最大的军队就是放在长江以南这一战线上,他们再没有比这更大的有组织的军队了。 渡江歼灭了敌人四十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的抵抗了。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人民解放军在军事上将再不会遭遇到更严重的抵抗了,肃清残余敌人的时间不远了,最后解放全国的时间也不远了。——摘自邓小平《从渡江到占领上海》
回答:
①三大战役胜利的军事意义是什么?
②渡江战役胜利的军事意义是什么?
③渡江战役胜利的政治意义是什么?
④渡江战役后人民解放军的军事任务将是什么?
读下图,阅读品味毛泽东同志写于1949年4月的一首七律回答问题: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上图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次战役?
(2)这次战役西起地点在图中________地即__________;东止地点在图中__________地即________。
(3)这次战役解放的那座著名城市在________地,它的解放标志着什么?
(4)这首七律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5)诗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中的“霸王”是指_______,诗句的寓意是_______。
(6)诗中涉及的城市“钟山”是指什么地方?这里被誉为“虎踞龙盘”之地。列出中国历史上以此为都的朝代(政权)的名称。
(7)诗中涉及的城市,今天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试分析该城市成为全国重要商业中心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