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温度下,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
HCO3-+O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 减小![]() |
| B.通入CO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 C.稀释溶液,Na2CO3水解程度增大,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
| D.加入NaOH固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pH减小 |
关于含正离子N5+的化合物N5ASF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N5+共有34个核外电子 |
| B.N5+中氮原子间以离子键结合 |
| C.化合物N5ASF6中AS的化合价为+1价 |
| D.化合物N5ASF6为离子化合物 |
已知R有多种化合价,其最高正价为+7价。在一定条件下,RO3-与R-可发生反应:RO3-+5R-+6H+=3R2+3H2O,下列关于R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元素R位于周期表中第VA族 |
| B.RO3-中的R只能被还原 |
| C.R-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
| D.若1 mol RO3-参与该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mol |
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常温下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YH3、Z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递减 |
| B.三种元素的含氧酸酸性:H4ZO4 > H3YO4> H2XO4 |
| C.元素的最高正价按X、Y、Z的顺序递减 |
| D.元素原子的半径按X、Y、Z的顺序递减 |
将 4 molA气体和 2 molB气体在 2 L 固定体积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 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
| B.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
| C.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
| D.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 0.7 mol·L-1 |
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标志的是 ()
|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同时消耗n mol B2 |
| B.单位时间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
| 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消耗n mol B2 |
| D.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