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Cl3具有净水作用,但腐蚀设备,而聚合氯化铁是一种新型的絮凝剂,处理污水比FeCl3高效,且腐蚀性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净水的原理是 。FeCl3溶液腐蚀钢铁设备,除H+作用外,另一主要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为节约成本,工业上用NaClO3氧化酸性FeCl2废液得到FeCl3。
①若酸性FeCl2废液中c(Fe2+)=2.0×10-2mol·L-1, c(Fe3+)=1.0×10-3mol·L-1, c(Cl-)=5.3×10-2mol·L-1,则该溶液的pH约为 。
②完成NaClO3氧化FeCl2的离子方程式:_____ClO3-+______Fe2++______=_____Cl-+_____Fe3++______
(3)FeCl3在溶液中分三步水解:Fe3++H2OFe(OH)2++H+ K1
Fe(OH)2++H2OFe(OH)2++H+ K2 Fe(OH)++H2O
Fe(OH)3+H+ K3
通过控制条件,以上水解产物聚合,生成聚合氧化铁,离子方程式为:
xFe3++yH2OFex(OH)y(3x-y)++yH+,欲使平衡正向移动可采用的方法是(填序号) 。
a.降温 b.加水稀释 c.加入NH4Cl d.加入NaHCO3
A的分子式为C2H6O2,以A为原料,按下图所示流程合成一种常用的光敏高分子材料G,其结构简式为:。
已知:①—CH2OH+—CH2OH—CH2OCH2—+H2O
②+
+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F—→G的反应类型是
B的核磁共振氢谱上共有种吸收峰。
C的结构简式是 。
A—→B的化学方程式是。
B+D—→E的化学方程式是 。
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属于酯类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②除苯环外不再含其他环状结构
X、Y、Z、W、R.均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基态原子核外有7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Y原子最外层有2对成对电子,Z的原子序数为Y的原子序数的2倍,W3+的基态离子3d轨道为半充满状态,R的氢氧化物悬浊液可用于检验葡萄糖的存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2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比是。
(2)R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该晶胞中所含的原子个数是。
(3)下列有关X、Y、W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X的第一电离能在同族元素中最小
②常温下,Y的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
③XY3-中X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 杂化
④W属于d区的元素
(4) 将X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滴入R的氢氧化物悬浊液中,可得深蓝色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是。
(5)将Na2Y2与W2+的硫酸盐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混合并投入水中,溶液中出现红褐色沉淀并有无色气体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醇酸树脂是一种成膜性好的树脂,下面是一种醇酸树脂的合成线路:
已知: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2)写出B的结构简式是。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是。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B存在顺反异构
b.1 mol E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能生成2 mol Ag
c.F能与NaHCO3反应产生CO2
d.丁烷、1-丙醇和D中沸点最高的为丁烷
(6)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与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a.能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b.苯环上一氯代物有两种
c.能发生消去反应
A、B、C、D、E为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A原子的核外电子占据4个原子轨道;B与C同主族,大气平流层中单质B3浓度减少会致人患皮肤癌增加;D是前四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E的合金是当今用量最大的合金。
(1)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CB32-型是(用文字描述);其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3)根据等电子原理,AB分子的电子式为;其中σ键与π键之比为。
(4)[E(H2O)6]3+内E3+与H2O间的作用力为。
(5)D2C的晶胞结构与CaF2晶胞(如图)相似,则Y应为(填离子符号);D2C的熔点比CaF2熔点(填“高”、“低”或“无法比较”)。
某同学对Cl2与KI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反应装置如下:
通入氯气一段时间,KI溶液变为黄色。继续通入氯气一段时间后,溶液黄色褪去,变为无色。继续通入氯气,最后溶液变为浅黄绿色。
(1)已知I2+I- I3- ,I2、I3-在水中均呈黄色。为确定黄色溶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
操作 |
实验现象 |
|
a |
取2~3 mL黄色溶液,加入足量CCl4, 振荡静置。 |
CCl4层呈紫红色, 水层显浅黄色。 |
b |
取2~3 mL饱和碘水,加入足量CCl4, 振荡静置。 |
CCl4层呈紫红色,水层几近无色。 |
① 实验b的目的是。
② 根据实验a中,水层中含有的粒子有。
③ 实验a中水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是。
④ 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在实验a、b的基础上,需补充一个实验,该实验为。
(2)通入氯气,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是因为氯气将I2氧化。已知1 mol Cl2可氧化0.2 mol I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根据上述实验,请预测向淀粉-KI溶液中持续通入氯气,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