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林庚: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
张伟
如果不是他去世的消息被媒体报道,林庚似乎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年中秋节的前两天,这位97岁的老人在睡梦中辞世,人们这才又记起早年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的林庚先生。
他的学生钱理群①说:“他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钱理群曾告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要去接触林庚,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这笔精神财富近20年来一直隐居在北京大学燕南园里。上世纪80年代林庚从北大退休,便一直居住在这里。
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有时身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大多时间垂着双手,平缓地讲着,讲到会心关键处,会举起右手,辅以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偶尔看看手中卡片,但旁征博引,堂下鸦雀无声,仿佛连“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
林庚退休之前,中文系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堂“告别课”。尽管从1933年在清华大学给朱自清当助教开始,林庚已经执教半个世纪,但他的讲课题目还是几经更换才定下,讲课内容也斟酌再三,教案足足准备了一个多月。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
讲课那天,他穿一身经过精心设计的黄色衣服,配黄皮鞋,头发一丝不乱。然后,他款款讲来,滔滔不绝。但是,课后当钱理群送他回家,他一进门就倒下,大病一场。
晚年,燕南园里这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已经少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甚至,连那些从他门口路过的学生,有些也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先生的心里消失。”他的学生张鸣②说。
但老人的隐居生活却似乎自得其乐。一次,张鸣去拜访他,请教学问。两人正高谈阔论,忽然屋里响起一阵响亮的鸡叫,随后锣鼓声大响。张鸣大吃一惊,不知所措。林庚见了,在一旁得意地拍起手,哈哈大笑。原来那是儿孙们送给这位年过九旬老人的一件玩具,只要说话声音过大,就会自动发出声响。这是林庚十分喜爱的玩具。林庚还酷爱放风筝,常到学校围墙外空地放风筝。他在床头挂了一只花蝴蝶的风筝,这只花蝴蝶一直陪他睡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纯真、率真、赤诚,就像一个真正的孩子。而这是做一个大师最大的特点。”钱理群说。
这位九旬老人脸上孩子般的笑容,让为他制作遗像的照相馆师傅感到惊讶:“这么精神的老人,从来没见到过。”
隐居中的林庚,惟独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绝不推辞。“对学生,对年轻人,林庚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张鸣说。
在他那间简朴陈旧的客厅里,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学生们坐在他面前,甚至连敬仰的心都很难产生,他实在太随和,太真诚”。学生袁行霈③回忆,他从不对学生耳提面命,疾言厉色,也不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惯常的客套话。
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说声“谢谢”。北大毕业生余杰曾撰文回忆读书时他与林庚的一次接触。林庚站在料峭的寒风中迎接他,主动与他握手,说话总带着“歉意的微笑”,告别时走出很远,回头看,他仍“站在门外望着”。
不过,“文革”中林庚曾被选调入“两校写作小组”。这段历史,成为有人指责林庚的罪名之一。但钱理群向记者转述,在一次为一本古书做注的讨论会上,江青曾送给林庚一枝花,托他“转交夫人”。林庚不卑不亢,接过花,随手放在桌上,没有任何受宠若惊的表情。
“他并不显赫,社会上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是谁,然而学生却永远铭记。”钱理群说,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可以得到的最高评价。
相关链接
①钱理群:著名人文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②张鸣:北大中文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等职。③袁行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曾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央文史馆馆长,北大国学院院长。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
A.作者把林庚称作“喧嚣时代里的隐退者”,就是因为林庚在退休之后,隐居在北大燕南园里,不问世事,不接受媒体采访。 |
B.“他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走”,这个评价表明,钱理群为林庚一生没有得到其应有的名誉、地位就离开而感到遗憾。 |
C.在“告别课”上,林庚挥洒自如,滔滔不绝,回家后却进门倒下,大病一场,说明林庚对待学生、对待工作具有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态度。 |
D.林庚对学生和年轻人充满期待,所以他从不对学生疾言厉色,耳提面命,也不肯当面表扬,或者说些客套话。 |
E.林庚虽然已经退休,心里仍然牵挂着学生。面对来访的学生,他总是很激动,有人请他为学生讲课时,他也从不拒绝。
(2)与学生在一起时,林庚的哪些方面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结合材料分析。
(3)文中引用了钱理群、张鸣、袁行霈等人对林庚先生的评述,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4)文中说林庚先生是喧闹时代里的“隐退者”,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日本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最近宣布了一项发现,他们利用飞鸟号X射线天文卫星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观测到了银河系外X射线源。科研小组认为,此种X射线是遥远的星系中心酷似黑洞的地方放出来的,大约经过了100亿年才到达我们所在银河星系。
宇宙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利用飞鸟号X射线天文卫星的X射线望远镜,对室女座北侧后发座周围的天体进行320天的观测。飞鸟号的X射线望远镜比以往同类望远镜的灵敏度高出百倍以上。科研小组对观测到的X射线进行了分析(特别是那些短波长的X射线)结果表明宇宙X射线是距我们所在银河系几十亿乃至百亿光年的天体里放射出来的。这种天体有近百个之多,有的质量相当于太阳的1亿倍。这些天体都与附近天体组成一个中心存在黑洞的星系,X射线就是从黑洞中放出来的。外星系每1000个星系中就有一个这样的星系。观测结果还表明,在大约100亿年前,每10~100个星系中就有一个。
外星系X射线源是现代天文学一大科学之谜。1962年6月18日,美国和意大利科学家观测到了天蝎座一个X射线源,并命名为天蝎座X-1,这是第一次发现太阳系外的X射线源。1975年科学家们观察到宇宙x射线爆发现象,并按其特征划分出Ⅰ型、Ⅱ型和奇特的X爆发源,但对它们的方位和本质一直不了解,而称之为“宇宙背辐射”。这次日本学者的发现,为弄清100~150亿年前宇宙、星系和黑洞的诞生提供了重要线索。第一段提到了“遥远的星系”,下列对它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
A.室女座、后发座、天蝎座都归属于“遥远的星系”。 |
B.后发座、天蝎座属于“遥远的星系”,室女座不属于。 |
C.后发座属于“遥远的星系”,室女座、天蝎座不属于。 |
D.室女座、后发座、天蝎座都不属于“遥远的星系”。 |
“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最近宣布了一项发现”,取得这项发现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 )
A.选择了对室女座北侧后发座周围天体观测的正确方位。 |
B.在320天的时间内对有关天体做了周到细密反复的观测。 |
C.所用的X射线望远镜安置在卫星上并具有高度灵敏性。 |
D.对观测结果特别是短波长的X射线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
文中提到了科学家1962年的发现、1975年的发现和“这次日本学者的发现”,对这三次发现的异同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次探测都是对银河外星系X射线源的探测,都取得一定成果。 |
B.1962年的观测还没有超越银河系,其他两次则超越了银河系。 |
C.1975年的观测并未发现X射线源,其他两次则发现了X射线源。 |
D.“这次日本学者的发现”,超越前两者,解开了一大科学之谜。 |
下列对本文提供的信息,理解得正确的一项是( )
A.飞鸟号X射线天文卫星首次观测到银河系外的X射线,在天文学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B.科学界观测到宇宙X射线已是多年以前的事,但飞鸟号首先观测到银河系外放出的X射线。 |
C.宇宙X射线源是距银河系达百亿光年的、质量很大的若干天体组成的星系的中心——黑洞。 |
D.银河外星系因有黑洞,能放出X射线,而且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大约100亿年中减少达九成以上。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得抗药害虫种类不断增加,且抗药性也越来越厉害。今天要杀死这些抗药害虫,必须将剂量增加成千上万倍,既增加生产成本,又会杀死害虫天敌,造成农作物害虫频频成灾。尤为严重的是,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加剧环境污染,损害人类身体健康。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全世界每年有200万人发生农药急性中毒,其中有4万人丧生。而病得不清不楚.死得不明不白的慢性中毒者,数量无法统计。
面对化学农药长期滥施造成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各国科学家从加紧研究有毒植物和推广应用植物农药等方面寻求出路。近年来,植物农药的研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植物农药又叫生物农药,是利用有毒植物中的多种杀虫成分,经过提炼后生产的农药。与化学农药比较,植物农药有着突出的优点。
由于它们的杀虫有效成分为天然物质,而不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因此施用较易分解为无毒物质,对环境无污染。由于植物杀虫剂杀虫成分的多元化,就使害虫较难产生抗药性。这同病菌对中药混和物煎剂较之于单质的抗菌素更难适应的道理一样。植物农药有益生物(即害虫天敌)的安全。根据试验,使用我国研制的鱼藤菊酯植物杀虫剂的常用剂量喷施,对蔬菜头号害虫萝卜蚜的防治效果达到99.85%,而对蚜虫天敌瓢虫的杀伤率仅为11.58%;对照使用的化学杀虫剂乐果乳油的两个指标分别为71.5%和28.54%。
此外,有毒植物可以大量种植,而且开发费用也较低。我国已发现的有毒植物达一万多种,它们当中大都具有杀虫抑菌作用,较有价值的杀虫植物大概有五类:对昆虫有强烈驱赶作用的,如丁香、茴香;对作物真菌病和病毒病有疗效的,如大黄、烟草;可提炼使昆虫有强烈拒食作用的天然物质的,如川楝、花椒;能影响昆虫激素平衡的,如万寿菊、香茅;使昆虫绝育的,如喜树硷、姜油等。对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的严重问题,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得抗药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且种类也不断增加。 |
B.增加化学农药使用的剂量会杀死害虫的天敌,造成农作物害虫频频成灾。 |
C.现在要杀死这些抗药害虫,必须千万倍地加大剂量,这必然导致化学农药生产成本增加。 |
D.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杀虫,已经造成了损害人体健康、危及人的生命的严重后果。 |
下列对“植物农药”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提炼有毒植物中能有效杀虫的对环境无污染的无毒物质制造的 |
B.是提炼有毒植物中多种杀虫有效的天然物质制造的 |
C.是利用多种有毒植物的杀虫成分,经过提炼后制造的 |
D.是利用有毒植物中使害虫不能产生抗药性的多种杀虫成分,经提炼后制造的 |
对文中“植物农药有着突出的优点”一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避免了化学农药不易分解为无毒物质、对环境有污染的缺陷,有利于人类的健康。 |
B.使害虫较难产生抗药性,如同病菌对于中药混和物煎剂更难适应一样。 |
C.植物农药不会杀死害虫的天敌,有益于生物的安全。 |
D.有毒植物可以大量种植,而且与化学农药比较开发费用也较低。 |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植物农药对害虫的防治效果是化学农药所不及的。 |
B.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杀虫成分单一化,因而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 |
C.植物农药防治农作物虫害的原理主要是驱赶害虫和破坏抑制害虫的生理机能。 |
D.我国已发现的有毒植物都具有杀虫抑菌作用。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1995年8月,“亚洲通讯卫星2号”升空不久,突然发生爆炸,而这场灾难的元凶是由太阳活动引发的高空切变风,这是由空间天气的突变而引发的灾难。
空间天气是指太阳上的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和热层中可影响空间和地面技术系统的运行和可靠性以及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状态。科学研究表明,原来太阳是一个能量输出不断变化的天体,正是这些变化,才引起了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状态的强烈扰动。同时,太阳有时每秒钟能把百万吨带电物质,以每秒近千公里的速度抛向地球,即发生太阳风暴。当这种太阳风暴吹过地球时,就会引起地球空间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如地球磁层将被压缩,绕地球赤道的高空环电流大大增加,电离层无线电通讯的临界频率会突然改变,高能带电离子流可增加3~5个量级等等。如有时太阳耀斑爆发,能量相当于全球50亿人每人引爆100万吨TNT。这些给人类活动造成灾害的突发性空间环境变化称为灾害性空间天气变化。
空间天气变化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可导致卫星失效或坠落,通讯中断,导航定位不准,输电网等技术系统受到损伤等灾害性事件发生。也可能引起人类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高,皮肤癌患者增加,而且危害有日益加重的趋势。人类许多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正面临着来自空间灾害性与天气变化的威胁。据统计,仅在航天领域,卫星故障中的大约40%与灾害性空间天气变化有关。
应运而生的空间天气学这一新兴学科,正是一门把空间天气的监测、研究、预报、信息传输与处理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加以综合与集成的新学科。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亚洲通信卫星2号爆炸的原因,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空间天气的突变而引发了高空切变风的产生。 |
B.太阳上的太阳风、磁层、电离层和热层影响了空间和地面技术系统的运行。 |
C.太阳风暴使地球磁层被压缩,高空环流电剧增。 |
D.高空切变风使卫星因通讯中断、民航定位不准而坠落和爆炸。 |
对文中画线处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阳是一个能量输出不断变化的天体,它的变化,导致空间天气的变化。 |
B.太阳能量输出的不断变化,引起高层大气和电离层状态的强烈扰动,这是造成严重灾害的根本原因。 |
C.太阳能量的不断输出,将引起地球空间环境发生急剧变化。 |
D.太阳能量的不断变化,是造成自然灾害的直接因素和直接原因。 |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对空间天气的认识与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产生空间天气学这门新兴学科。 |
B.人们已清楚认识到空间天气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现已研究出不少对付的方法。 |
C.空间天气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针对天气带给人类的危害,为寻求解决办法而创立的。 |
D.空间天气学将有助于人们对空间天气监测、研究、预报、信息传输与处理,将空间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加以综合与集成。 |
对文中提供的信息,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亚洲通讯卫星2号”发生爆炸,是空间天气的突变引发的灾难。 |
B.太阳风暴给人类活动造成灾害的突发性空间环境变化称为灾害性空间天气变化。 |
C.一门新兴的学科——空间天气学的建立,是因为空间天气的被发现、被认识的研究结果。 |
D.空间天气的变化也可能引起人类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高,皮肤癌患者增加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撰文指出,经过对X射线探测卫星所采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一颗距离地球4万光年之遥的中子星带有迄今为止宇宙内最强的磁场,其磁场强度相当于普通中子星的100倍。
该研究课题的负责人、美国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库维利奥图博士表示,此新发现将有助于天文学家精确计算出中子星释放重元素的速度并求得其走向死亡的快慢程度。有关专家评论说,具有强磁场中子星的发现,不仅揭开了一个困扰学术界长达19年的低能伽马射线辐射源之谜,同时还令人信服地表明宇宙中确实存在着一类磁场强度近乎地球磁场1000万亿倍的特殊中子里——“磁星”(MACNETARS)。据航空航天局发布的消息,强磁中子星代号为SGR-1806-20,质量与太阳接近,半径只有16千米,每隔7.5秒钟旋转一圈。库维利奥图博士认为,该恒星内部的强大磁场使中子星的表面被加热至1800万华氏度(1000万摄氏度)的高温,磁场的缓慢变动引发了星体周期性的外壳变动,正是这种类似地震的“星震”向宇宙释放出强烈的低能伽马射线。
宇宙中“磁星”发出的低能伽马射线强度极大,其每秒释放出的能量便相当于太阳一年的辐射能。该奇异的天文现象发现于1979年,据此,天文学家1992年提出了“磁星”理论。科学家们相信,宇宙中的中子星至少有10%可称得上是“磁星”,银河系内的此类中子星估计多达数百万个。下列对“磁星”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认为磁星数量较多,只是到最近用X射线探测卫星作探测才发现它们。 |
B.磁星的磁场强度特别强,其强度接近于地球磁场的1000万亿倍。 |
C.磁星能量巨大,每秒钟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太阳一年的辐射能。 |
D.磁星是一种特殊的中子星,其特殊之处在于这类中子星磁场特别强大。 |
下列对低能伽马射线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文学家在1979年发现了低能伽马射线,但当时并不知其辐射源。 |
B.低能伽马射线的发现意义重大,导致了“磁星”理论的提出。 |
C.低能伽马射线每秒钟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太阳一年的辐射能,表明其能量极大。 |
D.低能伽马射线是宇宙中的磁星发出的,它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宇宙射线。 |
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代号为SGR-1806-20的强磁中子星表面温度极高,这是其内部强大磁场所致。 |
B.恒星内部的强大磁场既释放出巨大的热能,又释放出强烈的伽马射线。 |
C.低能伽马射线的辐射源是强磁中子星外壳周期性的变动。 |
D.代号为SGR-1806-20的强磁中子星磁场的变动能引起星体外壳的周期性变动。 |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天文学家依据事实确认宇宙中存在着磁场强度极大的强磁中子星。 |
B.代号为SGR—1806—20的强磁中子星会走向死亡,走向死亡的快慢是可以计算得出来的。 |
C.代号为SGR一1806一20的强磁中子星密度比太阳大,带有宇宙内最强的磁场。 |
D.中子星能释放重元素,它的释放速度是可以精确地计算出来的。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抗生素滥用与DNA污染
青霉素问世后,抗生素成了人类战胜病菌的神奇武器。然而,人们很快发现,虽然新的抗生素层出不穷,但是,抗生素奈何不了了的耐药菌也越来越多,耐药菌的传播令人担忧。2003年的一项关于幼儿园口腔卫生情况的研究发现,儿童口腔细菌约有15%是耐药菌,97%的儿童口腔中藏有耐4~6中抗生素的细菌,虽然这些儿童在次前3个月中都没有使用过抗生素。
从某种意思上说,现代医学正在为它的成功付出代价。抗生素的普遍使用有利地抑制了普通细菌,客观上减少了微生物世界的竞争者,因而促进了耐药性细菌的增长。
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长速度之快,是无法用生物的随机突变来解释的。细菌不仅在同种内,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基因,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事实上,这些年来,每一种已知的致病菌都已或多或少获得了耐药基因。研究人员对一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分析表明,它的基因组中,超过四分之一的基因,包括所有耐抗生素基因,都是外来的。耐多种抗生素的鲍氏不动杆菌也是在与其他菌种交换基因中获得了大部分耐药基因。
研究人员正在梳理链霉菌之类土壤微生物的DNA,他们对近500个链霉菌品系的每一个菌种都检测了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平均每种链霉菌能够耐受七八种抗生素,有许多能够耐受十四五种。对于实验中用到的21种抗生素,包括泰利霉素和利奈唑胺这两种全新的合成抗生素,研究人员在链霉菌中都发现了耐药基因。研究发现,这些耐药基因与致病菌中耐药基因有着细微的差异。有证据表明,耐药基因在从土壤到重危病人的旅途中,经过了许多次转移。
人类已经认识到滥用抗生素对自身健康的严重威胁,并且也认识到在牲畜饲养中大量使用抗生素的严重危害。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以促进牲畜的生长,但同时也会是牲畜体内的病菌产生耐药性。世界卫生组织呼吁,为防止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抑制耐药菌的传播,世界各国应限制对牲畜使用抗生素。欧盟决定从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将抗生素作为牲畜生长促进剂。
人畜粪便如果流入河道,或是作为饲料的一部分被撒入农田,其中的细菌就更加容易繁殖和传播其耐药基因。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调查,人畜粪便是如何在耐抗生素基因的蔓延中起作用的。
抗生素滥用造成的DNA污染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1. |
对上文划线句子中"付出代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
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