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为1954年毛泽东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在京中央委员阅看的一些主要参考文件:

国别
宪法
苏俄(联)
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
中华民国
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法国
1946年宪法
其它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

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
A.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B.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C.民主政治建设趋于法制化
D.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在中国古代,常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的做法,体现的是以皇权为代表的个人立法与决策,后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并开始有所改观的是 ( )

A.汉初的内外朝制度 B.隋唐三省体制
C.宋代两府三司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

A.开始设立官员监察制度 B.负责监察地方官员
C.逐渐干预地方的行政权 D.丧失作用,形同虚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