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指出,“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富铁矿,有石油天然气,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由此可见,把海南设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因为
A.海南最适宜于做经济特区 | B.海南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 |
C.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 D.海南经济在全国比较发达 |
下图所示为胡适在1912年日记中写下的一段话,由此可见()
A.梁启超、孙中山等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推动了革命的爆发和迅速发展 |
B.新文化运动传播了西方的民族、民主和科学思想,为革命做了思想准备 |
C.辛亥革命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有较充分的思想基础 |
D.国民大革命从武汉迅速席卷到全国 |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
本杰明·富兰克林指出,美国新宪法确定的政体是一种“选出来的君主制”。他的观点表明()
A.美国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 |
B.美国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 |
C.美国新宪法具有专制色彩 |
D.美国总统实际上是专制君主 |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1854年英国废除了这一条例。这一变化表明()
A.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
B.议会改革完善了民主政治 |
C.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贸易 |
D.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
“哥伦布首航美洲时,于1492年12月发现了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据相关史料记载,当时岛上的印第安人约为25万人,到了1550年,只剩下约150人。”这段史料可以作为下列哪一选项的历史背景()
A.新航路开辟 | B.荷兰海上马车夫 |
C.北美独立战争 | D.黑奴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