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是盛泽镇通讯发展与丝绸成交额关系表。由此表可知

时间
通讯发展
丝绸成交额(万两)
1909年
设邮政分局
408
1918年
设电报局
511
1923年
设拥有100门电话机的电话公司
977
1936年
全镇拥有电话的人家已有222户
1021

 
A.盛泽镇通讯业走在全国前列
B.丝绸成交额与近代通讯密不可分
C.盛泽镇实现了通讯近代化
D.通讯发展对丝绸成交有一定帮助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72年中日建交,数年后小泉六次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走入低谷。2006年10月安倍晋三来华访问,最近因日本“国有化”钓鱼岛使中日关系再次走入低谷。以上事实说明()

A.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不可调和
B.中日关系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C.日本对外政策因国内外形势的改变而改变
D.日本与中国有着共同的经济利益

任何一种思想的传播无不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任何一种思想理论在其传播过程中无不烙上了主体性选择的烙印。在中国,最早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因素主要是()

A.具有革命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
B.主张民主革命的政治团体
C.代表无产阶级的先进组织
D.寻求救国之道的激进民主主义知识分子

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彻底清除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B.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C.贯彻改革开放的战略 D.扩大农村基层民主

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辛丑条约》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多涉及开埠通商和割地等条款;后一阶段,列强要求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列强从对中国侵略的主要目标由攫取经济利益转变为对中国领土的瓜分
B.中国反动势力由对列强妥协退让变成列强在华的统治工具
C.条约内容的变化深刻反映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这种变化是列强对华侵略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到资本输出为主的一种表现

保罗·肯尼迪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民主国家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专制独裁的决策特点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保罗·肯尼迪所说的德国是()

A.极端沙文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国家
B.封建军事色彩浓厚的资本主义国家
C.封建君主统治下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D.工业高度发达的封建军事大帝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