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苏联人安排了毛泽东参观斯大林汽车厂。从没有目睹过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仍然乘坐着苏联提供的轿车的毛泽东,看着流水线上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对身边的陪同者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这一理想的最初实现是在( )
A.文化大革命时期 | B.大跃进时期 |
C.人民公社化时期 | D.“一五”计划时期 |
“汉承秦制”是说汉朝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汉朝在继承的同时也进行了创新。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汉朝
A.废分封,设郡县 | B.设立中朝和外朝 |
C.实行三省六部制 | D.废丞相,设内阁 |
“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反映了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 | B.等级森严 |
C.神权色彩浓厚 | D.世卿世禄 |
《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
A.郡县制 | B.分封制 | C.王位世袭制 | D.行省制 |
《东方杂志》1917年第14卷第6号登载《参观济南电灯公司记》一文报道:“济南市面,向推西关及西门大街为最殷盛,自胶济津浦相继通车,西关外之商埠亦日臻发达,马路宽坦,电话电灯之杆线,植立两旁,气象颇觉不寂。”根据材料判断正确的是()
A.济南城市的近代化表现在商埠的兴盛上 |
B.济南城市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商埠的设立 |
C.近代铁路的修建带动了济南城市的发展 |
D.优越的地理环境促进济南城市的近代化 |
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如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新中国建立之后则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这一变化主要表明了( )
A.民国时期的传统节日得到完整的保留 |
B.新中国建立后传统节日彻底被改变 |
C.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的文化元素 |
D.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受到普遍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