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我国政府取消了长期实行的农业税。历史上我国农业税的起征时间是( )
A.春秋时期 | B.战国时期 | C.两汉时期 | D.隋唐时期 |
1925年,时任黄埔军校长的蒋介石发表演说:“‘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明白地说,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这明明白白是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的……只是因为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所以我们叫他做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这说明
A.国民党右派极力伪装革命 |
B.国共两党经济纲领基本一致 |
C.国共两党的社会基础趋同 |
D.国共合作有共同的思想基础 |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
A.十月革命对中国影响深远 |
B.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药方 |
C.马克思主义理论被知识分子普遍接受 |
D.新文化运动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 |
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材料表明明清时期( )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
C.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 | D.家庭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 |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
A.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 | B.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
C.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
某些外国学者认为汉代察举制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功绩”。下列与察举制相符的是()
A.“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
B.“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
C.“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
D.“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