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学者这样评价一种政治体制:“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  

A.西汉郡国并行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蒋廷黻曾指出:协定关税和□□□□□是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在道光时代的人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应为

A.五口通商权 B.领事裁判权 C.最惠国待遇 D.内地传教权

“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差大臣……至在京师租赁地基或房屋,作为大臣等员公馆,大清官员亦宜协同襄办。……待大英钦差公馆眷属、随员人等,或有越礼欺藐等情弊,该犯由地方官从严惩办。——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1858年),天津”。上述材料表明

A.华夷秩序的传统外交体制解体 B.列强控制北京,设立使馆区
C.停止了外国领事的司法裁判权 D.于北京设租界,由各国共管

钱穆在某篇文章中谈到:“清末人却一意想变法,把此制度也连根拔去。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人事奔竞,派系倾轧,结党营私,偏枯偏荣,种种病象,指不胜屈。”“此制度”当指

A.科举考试 B.君主专制 C.纲常伦理 D.军机六部

史学家何炳棣在《读史阅世六十年》中写道:“汉高祖大朝群臣为太上皇祝寿时戏言以天下为产业……(明太祖)祭祖时以天下《赋役黄册》与鱼肉果蔬并陈。”这主要表明了古代中国

A.天下为公 B.儒法并施 C.以农为本 D.家国一体

中国的地学,从《尚书·禹贡》、《山海经》开始,到《汉书·地理志》,逐渐形成了着重于记载山川、道路、关塞、水利、土质、物产、贡赋,特别是政治区划变置的传统。这可以佐证

A.传统地学的政治性 B.古代科技的实用性
C.地学记载的精准性 D.小农社会的狭隘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