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是依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GNP年增长率
失业率
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1968~1972年
4.3%
3.2%
4.8%
1973~1975年
2.4%
5.3%
9.4%

 
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        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A.①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26年7月4日,国民党中央通过的宣言中说:“居今日之中国,除少数军阀、官僚、买办、财阀之外,全国人民入则有老弱待哺之忧,出则无立业谋生之地,行则逢掳身丧命之变,居则罹举家冻馁之祸,灾害深于水火,困苦甚于倒悬,凡此皆帝国主义之侵略及卖国军阀之窃权之所致也。”为此,国民政府( )

A.召开国民党一大 B.成立广州国民政府
C.整编国民革命军 D.发动北伐战争

胡适和蒋梦麟在“五四”运动一周年之际提醒学生,最不可少的精神之一是,在团体生活中要容纳反对党的意见。现在学生会议的会场上,对于不肯迎合群众心理的言论,往往有许多威压的表示,这是暴民专制,不是民治精神。这里所说的“最不可少的精神”主要是指()

A.自由精神 B.平等精神
C.民主精神 D.科学精神

托克维尔认为:路易十六统治时期(1774年即位)是旧君主制(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何以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而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也曾发生过类似情况,其中最符合材料中托克维尔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 )

A.《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
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
C.《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
D.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

下表是1911年部分省在革命党人领导下较早举行起义并最终宣布独立的情况。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湖南
陕西
山西
云南
贵州
浙江
江苏
广西
22日长沙新军起义
22日新军、会党起义
29日太原新军起义
30日蔡锷率新军起义
11月3日陆军小学、新军起义
4日杭州新军起义
11月初苏州新军起义
1日梧州驻军宣布独立

A.新军起义是清政府灭亡的根源
B.没有新军就不可能发生革命
C.掌握武装对革命成功至关重要
D.辛亥革命中革命党人贡献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