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有一座岳王庙,是历代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场所。殿内有岳飞彩像,上面有岳飞亲书“还我河山”的巨匾(下图)。
材料二:据说清朝乾隆年间,秦桧的后人秦涧泉考中状元,在游览西湖拜谒岳飞墓时,有人问他作何感想,他挥毫题写了“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的联语。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还我河山”指从哪一政权收复失地?
(2)你知道岳飞领导的军队叫什么吗?取得胜利的一次著名战役是什么吗?
(3)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后人为什么都纷纷纪念岳飞?(4分)
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闻讯回家,看见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财产的损失只字未提。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莎士比亚
材料三: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 伏尔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孔子的行为体现了他的什么主张?(1分)
(2)材料二中,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核心思想?(1分)
(3)材料三表明伏尔泰的什么观点?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哪些文件吸收了他的这一观点?(举一例即可)(2分)
(4)从以上三位思想家的言行中,你能获得什么认识?(2分)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时,自以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须与外国互通有无。”并下令关闭沿海其他口岸,只留广州一个口岸对外通商,并以《防夷规条》限制外国人在华的活动。
材料二:上海外滩(下图):临黄浦江,有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璧式等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建筑群。新中国成立前外滩是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务和文化中心。
材料三:上海浦东新区(下图):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浦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上海正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判断这是哪一封建王朝推行的什么对外政策?(2分)
(2)上海是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开辟为通商口岸的?(1分)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3)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是哪一会议上提出的?(1分)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设在哪两个省?(2分)
(4)上海外滩的形成和浦东新区的开发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中国应如何应对这一趋势?(2分)
(5)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对外政策的认识。(2分)
历史证明:科技创新是引领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会产生消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结构图揭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历史发展间的关系。请各举一典型史实说明结构图中“自然科学”“思想解放”“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具体表现。(4分)
(2)阅读下面材料后回答:
①材料一提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哪些成果?(2分)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1分)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②两则材料与结构图之间是什么关系?(1分)请以其中一则材料为例说明这种关系。(1分)
(3)根据上述学习和探究,你认为要实施科技创新应注意哪些问题?(分角度回答。2分)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可以说一部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乃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享……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耕战之享”起到了怎样的效果?
材料二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使资本主义经济活跃起来,党内有人认为这是“倒退到资本主义”……
——北师大版教材
(2)材料二中“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什么?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何重要作用?
材料三“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 社会主义国家。”
——历史学家黄安年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和主要特点。
(4)邓小平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决定“改革开放”的会议名称和这次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
(5)综合上述回答,请你说说改革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他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核心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大集团的名称。
材料二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2)根据材料二,你能判断出这是什么计划吗?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国协助西欧走上“复兴道路”的目的。
材料三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有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