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8分,每空2分)下图中图1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图2为将生长状况相同的等量花生叶片分成4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再光照1 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有机物变化,得到如下数据。

(1)图1中c不可以表示葡萄糖去向的原因是________
(2)据图2分析,当花生叶片所处温度为    0C时,CO2固定速率最大,数值为        mg/h.
如果昼夜恒温,白天光照10小时,图3所示温度中,从积累有机物角度分析,最适合花生生长的温度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生长,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物的部分研究如下,请回答:
(1)较低浓度的有机锡即能抑制软体动物雌性个体的雌性激素合成,这些雌性个体的繁殖功能有何变化。小鼠在食用含较高剂量三丁基锡的食物后胸腺萎缩,请推测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各有何变化?。该污染物通过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
(2)有机锡污染导致某海域一种鱼的年龄组成发生改变(如图),请预测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3)某海域受有机锡污染后,部分海藻以及多种软体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亡,而沙蚕等多毛纲动物变为优势类群。这是在水平上研究的结果。
(4)以上资料表明,如果有机锡长期污染将会导致下降,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若想探究海洋底泥中是否存在分解三丁基锡的细菌,以便用于今后的生态修复,筛选目标菌株的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 NaCl H 2 O 和琼脂。

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科学家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
(1)将 S 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 S 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 S 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细胞。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
(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 AABB )。 AB 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 AB 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蚊( AABB )与野生型雌蚊( aabb )交配, F1 群体 A 基因频率是 F2 群体中 A 基因频率是
(3)将 S 基因分别插入到 AB 基因的紧邻位置(如图),将该纯合的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生群体中,群体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会逐代,原因是

观赏植物蝴蝶兰可通过改变 C O 2 吸收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在夜间吸收 C O 2 并贮存在细胞中。
(1)依下图1分析,长期干旱条件下的蝴蝶兰在0~4时(填"有"或"无") ATP[H] 的合成,原因是;此时段(填"有"或"无")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原因是;10~16时无明显 C O 2 吸收的直接原因是

图 1正常和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 C O 2 吸收速率的日变化
(2)从下图2可知,栽培蝴蝶兰应避免,以利于其较快生长。此外,由于蝴蝶兰属阴生植物,栽培时还需适当

图 2正常和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的干重增加量
(3)蝴蝶兰的种苗可利用植物细胞的,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大规模生产,此过程中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14分。普通班必做题)
玉米等C4植物的光合效率较水稻、小麦等C3植物的高,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最近,有人利用土壤农秆菌介导法,将完整的玉米PEPC基因导入到了C3植物水稻的基因组中,为快速改良水稻等C3植物,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开辟了新途径。请回答:
(1)若你是科技人员,最好采用途径获得玉米PEPC基因。
(2)获得PEPC基因后,将其导入土壤农杆菌的质粒中,以获得重组质粒,需要的工具酶

(3)导入完成后得到的土壤农杆菌,实际上只有少数导入了重组质粒。可在培养土壤农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最好筛选出成功导入了重组质粒的土壤农杆菌(假设质粒中含有标记基因如青霉素抗性基因)
(4)用含有重组质粒的土壤农杆菌感染水稻细胞,即使感染成功,即PEPC基因通过一定途径整合到水稻的基因组中,也不一定表达。其原因最可能是

A.玉米和水稻不共用一套密码子
B.水稻中缺乏合成PEPC的氨基酸
C.PEPC基因受到水稻基因组中相邻基因的影响
D.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的PEPC基因被水稻的某种酶破坏了

(5)PEPC基因在水稻细胞中成功表达的标志是
(6)得到PEPC基因成功表达的水稻细胞后,科研人员常采用获得转基因水稻植株。

T-DNA 可能随机插入植物基因组内,导致被插入基因发生突变。用此方法诱导拟南芥产生突变体的过程如下:种植野生型拟南芥,待植物形成花蕾时,将地上部分浸入农杆菌(其中的 T-DNA 上带有抗除草剂基因)悬浮液中以实现转化。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收获种子(称为 T 1 代)。
(1)为促进植株侧枝发育以形成更多的花蕾,需要去除,因为后者产生的会抑制侧芽的生长。
(2) 为筛选出已转化的个体,需将 T 1 代播种在含的培养基上生长,成熟后自交,收获种子(称为 T 代)。
(3) 为筛选出具有抗盐性状的突变体,需将 T 代播种在含的培养基上,获得所需个体。
(4)经过多代种植获得能稳定遗传的抗盐突变体。为确定抗盐性状是否由单基因突变引起,需将该突变体与植株进行杂交,再自交代后统计性状分离比。
(5)若上述 T-DNA 的插入造成了基因功能丧失,
从该突变体的表现型可以推测野生型基因的存在导致植物的抗盐性
(6)根据 T-DNA 的已知序列,利用 PCR 技术可以扩增出被插入的基因片段。其过程是:提取植株的 DNA ,用限制酶处理后,再用将获得的 DNA 片段连接成环(如右图)以此为模板,从图中 ABCD 四种单链 DNA 片断中选取作为引物进行扩增,得到的片断将用于获取该基因的全序列信息。

图表 1环状 DNA 示意图
A、B、C、D表示能与相应 TDNA 链互补、长度相等的单链 DNA 片段;箭头指示 DNA 合成方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