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对植物光合速度、蒸腾速度、气孔导度和呼吸速度都有明显的影响。下表是所研究的沙尘对云杉净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气孔导度表示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影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
总叶绿素含量(mg/g) |
气孔导度相对值(%) |
净光合速率[μmol CO2/(m2•s)] |
对照组 |
4.71 |
94 |
5.54 |
实验组 |
3.11 |
65 |
3.69 |
(1)沙尘暴导致云杉光合作用速率下降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沙尘暴对云杉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的影响更大,则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叶肉细胞中C3(三碳酸)的含量要________(高、低、相同);若沙尘暴对云杉光合作用中碳反应阶段的影响更大,则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叶肉细胞中C5(RuBP)的含量要__________(高、低、相同)。
(3)某同学用菠菜叶片做实验材料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过程中,用打孔器避开大的叶脉打出若干片小圆叶片,为了避免影响实验结果,对小圆叶片的选择时应注意_________。该组同学以同一时间段内多组实验装置中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作为观察指标,在实验装置加入的液体中应含有_______。
在实验中发现,将小圆叶片直接放入实验装置中,小圆叶片均未沉底,无法获得所需实验结果,应对小圆叶片进行__________处理,使小圆叶片全部沉底。
I.某种鸟类(2N=76)为ZW性别决定,其羽毛中的黑色素由等位基因A、a中的A基因控制合成,且A基因越多,色素越多。回答下列问题:
(1)若等位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
①雌性鸟类羽毛的颜色有____________种,其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两只羽毛颜色相同的个体杂交,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则亲代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子代中黑色羽毛:灰色羽毛:白色羽毛=____________。
(2)若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另有一对不在性染色体上的控制色素分布的等位基因B、b。研究者进行了右图所示的杂交实验:
①根据杂交实验可以判断,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_________(填“是”或“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灰色斑点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②F2中基因型种类最多的性状是__________,让F2中的纯灰色雄鸟与灰色斑点雌鸟杂交,子代新出现的羽毛性状占____________。
③斑点羽毛的鸟在自然环境中比纯色羽毛的鸟更容易被天敌发现,将F2全部个体放归自然界多年后,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将____________(“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II.下图是制备抗埃博拉病毒(EBOV)VP40蛋白单克隆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利用PCR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中,反应体系内要加入含有VP40基因的DNA、dNTP、Taq酶和根据______________合成的引物,且反应需要在一定的_________溶液中才能进行。
(2)选用EcoRI和XhoI双酶切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VP40基因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并在大肠杆菌内维持稳定和表达,该过程可称为___________。
(3)过程⑥常用的不同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促融方法是用____________处理。若把在HAT选择培养基上存活的细胞全部培养在同一培养基中,并从中提取出的抗体_______是或不是)单克隆抗体。图示过应用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某溶液中维持正常活性的离体神经纤维某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1显示的是受刺激部位的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趋势。请据图回答:
(1)图中A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称____________,刺激发生点是____________点对应的时刻,C点时钠离子的跨膜方式为____________。若增加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则D点会向____________移。
(2)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抑制。请在图2中正确表示突触后膜接受该递质后的膜电位表现。
(3)医学上常用一些药物来影响神经冲动在突触中的传递,从而造成神经冲动传递功能的改变。从理论上讲,药物可能让突触后膜持续兴奋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种可能)。
为探究CO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对紫花苜蓿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者在适宜温度等条件下采用人工气候室和控水实验模拟CO2浓度倍增和干旱胁迫,实验结果如下: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净光合速率降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进而影响卡尔文循环中的__________速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CO2浓度倍增能使光饱和点____________(“增大”或“减小”)。光照强度大于Q点时,限制B组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实验结果可知,在干旱胁迫条件下,CO2浓度倍增减缓了苜蓿叶片气孔开度的_______;干旱胁迫可导致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等含量减少,使光反应减弱,供给暗反应的___________减少,从而使光合作用过程减弱。
(3)实验结果表明,当干旱胁迫发生时,CO2浓度倍增不仅能提高____________,还能通过提高_________缓解干旱胁迫对苜蓿的伤害,增强抗旱能力。
(16分)春节过后,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了公众对于PM2.5的广泛关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颗粒物,往往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为研究PM2.5对人体T细胞的影响,用含不同浓度颗粒物的培养液培养T细胞,48小时后检测Na+—K+—ATP酶活性及细胞活力。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 |
颗粒物浓度/μg·mL-1 |
Na+-K+-ATP酶活性/U·mg pro-1 |
细胞活力(相对值) |
A |
0 |
35.8 |
1 |
B |
50 |
30.6 |
0.98 |
C |
100 |
20.5 |
0.87 |
D |
200 |
12.4 |
0.48 |
SDH是有氧呼吸的关键酶。细胞活力通过测定各组细胞SDH总活性来表示,用于反映颗粒物对细胞的毒性。
(1)颗粒物入肺会导致吞噬细胞的________(细胞器)膜破裂,释放水解酶破坏细胞结构。
(2)PM2.5超标的空气会引起过敏病人哮喘等症状,此时的PM2.5被称为____________,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会____________。
(3)请写出实验目的。
(4)本实验评价指标所反映的颗粒物对T淋巴细胞的毒性,或表现为杀伤作用致细胞数减少,或表现为抑制了细胞的生理过程)。请写出实验结论。
(5)长期在超标PM2.5环境中暴露的人群,其T淋巴细胞参与的免疫发生障碍,导致识别、攻击癌细胞的能力下降,癌症发病风险提高。这体现出免疫系统具有___________功能。
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所示;在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所示,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1)图甲所示的变异在遗传学上属于,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_期的细胞。
(2)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 _种,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 _(能/不能)生育出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
(3)某21三体综合征的男子,其中一条21号染色体发生了如图甲所示的异常情况,另两条21号染色体正常。在减数分裂时,两条21号染色体正常联会,异常染色体与14号染色体联会。则减数分裂中,产生异常配子的概率为,在下图画出异常配子的染色体组成(只需表示出14、21号及异常染色体,其它染色体不用表示)。
(4)为避免生出21三体综合征患儿,母亲怀孕后应及时接受_____________,获得胎儿细胞后运用____________技术大量扩增细胞,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