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小组为测定适合杨树枝条杆插生根的最适NAA浓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①配制相对浓度依次为2,2.5,3,3.5,4,4.5,5,5.5,6的NAA溶液9份(浓度单位为
10﹣8mmol•L﹣1); ②将90根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的杨树枝条随机均分为9组,并将每组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到1﹣9号NAA溶液中;③1d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④10d后,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统计并记录.对上述实验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NAA浓度,无关变量有枝条长度及生长状况,实验温度等 |
B.实验中最好选择生长旺盛的一年生长枝条,并去除枝条上的侧芽 |
C.本实验中同浓度处理枝条属于重复实验,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D.本实验可以“每组扦插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作为测量指标 |
洗衣机的甩干筒在旋转时有衣服附在筒壁上,则此时
A.衣服受重力,筒壁的弹力和摩擦力,及离心力作用 |
B.衣服随筒壁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筒壁的弹力提供 |
C.筒壁对衣服的摩擦力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 |
D.筒壁对衣服的弹力随着衣服含水量![]() |
物体在一外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2s末的速度是6m/s,第3s末的速度是8m/s,物体的质量为2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零时刻的速度是4m/s |
B.物体的受到的合外力为4N |
C.第2s内物体的位移为5m |
D.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素为0.2 |
如图3所示,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Q点,电子在库仑力作用下,做以Q为一焦点的椭圆运动.M、P、N为椭圆上的三点,P点是轨道上离Q最近的点.电子在从M经P到达N点的过程中
|
A.电子所在位置场强越来越大 |
B.电势逐渐降低 |
C.电势能一直增大 | |
D.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
如图2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
B.F=mgtan![]() |
C.![]() |
D.FN=mgtan![]() |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1所示,则描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
B.甲物体的加速度比乙物体的加速度大 |
C.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 |
D.t=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