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2月28日,沉寂了一年的前央视主持人柴静带着她的新作——大型空气污染深度公益调查《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出现在网络上,并迅速成为网络热点。
材料二:PM2.5(10)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中直径≤2.5(10)微米的微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它作为水汽的凝结核,是云、雾、霾的形成因子。雾与霾可相互转化,其区别在于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低于80%的为霾。
材料三: 2014年冬季到2015年春季,我国中东部地区相继多次自北向南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专家指出,中国部分地区的雾99.9%的情况是霾。下表为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我国部分城市2012年平均PM10浓度(单位:微克/立方米)。
国际标准 |
海口 |
香港 |
南昌 |
北京 |
兰州 |
20 |
38 |
50 |
79 |
121 |
150 |
(1)根据材料描述分析我国东部地区PM10平均浓度分布特点并分析该特点形成的原因。
(2)《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中提到,我国走出“霾”伏还需要巨大努力。请对治理此大气污染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加大宣传教育除外)。
【自然灾害与防治】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从地质.地形的角度简要分析该地发生滑坡的原因。
(2)据图说明该处滑坡造成的主要危害。
【地理——旅游地理】
下图是我国某地新开辟自然风景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评价该地旅游资源的有利条件。
(2)该地开辟为旅游区会对当地产生什么影响?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干流全长4880公里,是东南亚最长的河流,亚洲第三长河,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最后流入南海。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称为澜沧江,下游三角洲在越南境内。
材料二东南亚地区地形简图
材料三第4次产业转移大潮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催促之下,正加速度地由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向我国中西部地区奔涌而来,而越南、柬埔寨、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可能成为中国中西部省份所期待的“迎接东南沿海转移”进程中的竞争对手。
(1)请你简述开发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优势条件。
(2)从人文地理角度分析东南亚地区可能成为中国中西部省份所期待的“迎接东南沿海转移”进程中的竞
争对手的主要原因。
(3)现在有人提出在甲地附近再建核电站,请说出你的观点和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郑州自古就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现在是全国商贸中心改革试点城市,中国三大邮政枢纽之一。
(1)读图乙描述该地区地势的总体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2)分析A地(图甲)发展河谷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3)简述郑州建设现代物流枢纽城市的有利区位条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乙为图甲中甲地气候统计图和河流水位年变化图。图丙为图甲中乙地的气候统计图。图甲中丙地广泛栽植可作为优良造纸原料的辐射松,生产纸浆出口。
材料二:我国新疆吐鲁番出产的甜瓜深受市场欢迎。某企业欲在乙地开辟海外甜瓜生产基地,开拓国际市场。
(1)简述甲地河流水位特征。
(2)简述乙地种植甜瓜有利的自然条件。
(3)简述丙地用辐射松做原料发展纸浆出口的区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