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湟鱼(图12所示)是裸鲤的俗称,是青海湖中的特产,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在鱼类中属鲤科,学名叫做“青海湖裸鲤”。每年6月份是湟鱼洄游的高峰期,湟鱼密集成群,游近河口附近,争先恐后,顺河口溯流而上产卵。下图示意青海湖水系。

材料二 由于过度捕捞,青海湖湟鱼资源已不足开发初期的十分之一。为保护湟鱼,21世纪以来,青海实施零捕捞的封湖育鱼措施,整建制撤销青海湖渔场。为加快湟鱼资源恢复,青海省决定在共和县新建青海湖裸鲤布哈河、黑马河增殖试验站,建成后每年可增加繁育能力1500万尾;在位于西宁的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新建青海湖裸鲤循环水工厂化鱼苗培育车间,使年繁育能力扩大1000万尾;扩建位于刚察县的青海湖裸鲤沙柳河、泉吉河增殖试验站,每年再增加1500万尾繁育能力。同时,对沙柳河、泉吉河等河流的人工渠道和堤坝等设施进行改建,增设新的洄游通道,确保湟鱼顺利洄游产卵。
(1)分析每年6月份大量湟鱼溯流而上的原因。
(2)分析造成目前湟鱼危机的原因。
(3)说明为避免湟鱼资源枯竭应当采取的措施。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一艘轮船由①市启航,沿图中箭头所示航线航行,到达②市的过程中以 ( 填“顺”或“逆”)洋流为主,其中甲处附近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2)图中A地近地面水平方向上气流呈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辐合或辐散”),在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是
(3)比较B、C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乙锋面过境时的天气特征。
(4)简述③市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原因。
(5)分别说明图中③、④两处地热资源丰富的不同原因。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甲箭头代表 作用。岩石裸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形成 (填字母)类岩石。
(2)①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 光波段。大量火山喷发物可能会导致 (填数码)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降低;也可能会导致 (填数码)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升高。
(3)地球内部结构中,丙以上叫作 ,地球内部结构中,丙以上叫作 (界)面,地震波从上层传播到该界面速度会突然
(4)指出乙处地质构造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读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标示“地球自转方向”的弧线上添加箭头,以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2)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于当地(东七区)时间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声明,一架由吉隆坡飞往北京的航班MH370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失联位置位于图中甲地(6°55′15″N,103°34′43″E)。MH370失去联系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失联位置位于北京的_________方向。
(3)0°纬线的长度约是_________千米。
(4)图示时刻,北京是_________(白天、黑夜);北京的昼夜更替是由地球的_________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5)乙、丙两区域中,面积较大的是_________。

阅读下面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1)简述甲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及其成因。
(2)乙省区是我国光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也是我国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请运用所学的相关地理原理加以解释。

根据图表所示意的地理信息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A地区
B地区
C地区
经纬度
103°E, 41°N
117°E, 38°N
114°E, 26°N
海拔高度
1000—1500米
3—5米
500—800米
面积
5000km2
8100km2
20000km2
气候要素
1月均温
-17℃[
-6℃[
6℃
7月均温
26℃
27℃
28℃
年降水量
120mm
600mm
1350mm
7—8月降水
92mm
452mm
181mm
4—6月降水
12mm
27mm
853mm
森林覆盖率
3%
12%
42%
人口密度
12人/km2
278人/km2
103人/km2


(1)从气候方面分析,A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形成原因。
(2)根据表内数据,分析B地区水土资源矛盾突出的原因。
(3)阐述C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