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A.《双十协定》 | B.《论联合政府》 |
C.《共同纲领》 | D.《论十大关系》 |
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是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 | B.达尔文 | C.牛顿 | D.爱因斯坦 |
欧·亨利(1862—1919年)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他善于描述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与虚伪;他还以准确的细节描写,制造与再现气氛,特别是大都会夜生活的气氛。在艺术上,他的小说常常以“带泪的微笑”和辛酸的欢乐打动读者,这种写法被称为“欧·亨利笔法”。据此判断,“欧·亨利笔法”应属于()
A.现实主义 | B.浪漫主义 | C.印象主义 | D.现代主义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史实 |
推论 |
||
① |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
|
② |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趋同化倾向加强 |
|
③ |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
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
|
④ |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
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这些情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区域合作加强 | B.交通设施发达 |
C.全球化的趋势 | D.科学技术进步 |
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 B.苏联政局动荡 |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