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下列有关西藏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中央政府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根本的政治制度 |
C.我国五个省级自治区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来的 |
D.1954年宪法最早提出在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从秦到清,君主专制是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但偶有特殊情况。下列能反映这一特殊情况的是
A.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内朝)执掌决策权 |
B.隋唐实行三省制,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 |
C.宋代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割相权 |
D.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
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A.召开政事堂会议 | B.众设宰相,分化事权 |
C.以六部分割相权 | D.设枢密院,与宰相抗衡 |
浙江省古称“江浙行省”。“江浙行省”这一行政设置,最早出现在
A.唐朝 | B.南宋 |
C.元朝 | D.明朝 |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旨在解决
A.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 B.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
C.王国内部的权力之争 | D.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