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这段材料可能出自(   )

A.《新唐书》 B.《明史》 C.《元史》 D.《资治通鉴》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大部分经济生活包括在政府权限之内。”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
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
C.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

列宁说:“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区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地,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民主的集中制。”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②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③实现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④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对“断发”问题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①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提出“断发”主张②“断发”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③人们的平等观念有了某些增强④ 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

A.工业化的实现 B.发展资本主义
C.民族独立富强 D.实现民主政治

观察两组数据。第一组:鸦片战争之后短短的几年,据估计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增加了4倍多。第二组:1855年以前的十多年间,英国对华工业品贸易始终在200百万英镑左右徘徊,1853年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纺织品的价值只有0.75便士。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中国开口通商后,英国对华贸易额逐年保持较快增长
B.中国开口通商后,外国的商品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不大
C.英国输华商品在头几年之所以猛增,可能是因为以前的贸易额很小
D.两组数据所能得出的结论相互预矛盾,可能其中一组数据有错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