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日本)宫崎市定《东洋近代史》
材料二:该时期内(宋朝)制度和文化也有了重大发展。这一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尤其是商业的飞跃,我们不妨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外贸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商业的繁荣,而且它也是推动当时商业革命的主要力量。……唐初人们尚轻视商业并试图限制其发展,但到了晚唐和宋朝时这种束缚就被打破了。……中国首次出现了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商业大都市。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都市是商业中心而非政治中心。
——费正清(美国)《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北方的强敌(契丹)一时既无法驱除,而建都开封,尤使宋室处一极不利的形势下……其对西北,亦复鞭长莫及,难于驾驭……宋代对外既如此不振,而内部又终年闹穷。而且愈闹愈凶,几于穷得不可支持……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的观点。(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对宋代的认识有何一致性?(2分)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材料一的观点提供一份较为充分的史实依据。(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作者是如何评价宋代的?(2分)在评价宋代的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三的观点为什么截然不同?(3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比较一般的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的历史,即从13世纪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材料2:当钱投入钱柜叮当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3:加尔文教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分子的要求。……加尔文教的教会体制是完全民主的、共和的;既然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人民的王国难道还能仍然听命于君主、主教和领主吗?……加尔文教却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
——恩格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指出西欧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
(2)材料2的论述是针对当时的什么情况而提出的?马丁·路德提出的宗教原则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回答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信条对上帝的共同态度是什么?加尔文教比马丁·路德教有何进步?其进步性的表现是什么?
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材料二、尼克松说:“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我们某个盟国的自由,或威胁我们认为其生存关系到美国安全和国家的自由,我们将提供保护。......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该承担为本身的防务提供人员的主要责任”。他还说:“过去25年,已经发生非常巨大的变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杜鲁门的“转折点”意味着什么?
(2)材料二中的“某个核大国”指哪个国家?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指什么?
(3)对比材料一、二,美国的政策有何不同?
(4)指出两段材料在本质上的相同点。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组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下图是矗立在联合国总部门前的两座雕塑
铸剑为犁打结的手枪
材料2、联合国秘书长在千年报告中说:“建设一个比20世纪更安全、更公平的21世纪,乃是需要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人都作出坚定努力才能做好的工作。”可见个人在联合国事务之中是可以也应该发挥周积极作用。
(1)这两座雕塑反映出联合国的宗旨是什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维护其宗旨的办法是什么?
(2)当今世界维护联合国宗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我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已在对外政策上树立起责任大国的形象,成为联合国中举足轻重的力量。你认为这与我国新时期哪些对外政策有关?
下列是关于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的材料,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我们现在应当非常谨慎,应当不采取对卷入冲突中的国家的防务不会有益而只会使人激怒,甚至会挑起致命步骤的措施。
——1962年10月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
材料2、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能够起到真正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予帮助。
——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的报告
材料3、美国在欧洲、太平洋、中东以及在其它美国疆界之外的地区,有着广泛的义务和安全利益。这就需要美国担当起 强有力的、令人信服的领导责任。
——里根1986年对外政策咨文
回答:
(1)材料1中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是针对什么事情的?苏联当时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2)尼克松政府为什么不再承诺“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材料说明美国全球扩张战略发生主怎样的变化?采取了哪些相应的措施?
(3)里根上台后,美国要承担起强有力的领导责任,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