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人体中箭毒时,箭毒对突触后膜Na+通道通透性的影响(Ach为乙酰胆碱)。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中有_______个神经元,_______个突触。
(2)图1的膝跳反射弧中,感受器在_________(填“伸肌”或“屈肌”)中。c处施加刺激引起伸肌收缩,该过程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活动,若给予a处施加足够刺激,兴奋在b处传递速度比c处传导速度____(填“快”或“慢”)。
(3)如图2,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____________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此时进行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兴奋时,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__。
(4)由图2可知,人体中箭毒后,箭毒与Ach受体结合,使Na+通道_________,阻止Na+____________,导致突触后膜不能产生电位变化。因此,若人体中箭毒后,中毒症状为肌肉______________(填“松弛”或“持续收缩”)。
1999年4月23日晚9时,在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生一健康女婴,她是我国首例第三代试管婴儿,父母身体健康。婴儿的母亲7年前生下一男婴,孩子一岁后发病。最后死于脑出血,5年后,她第二次怀孕6个月时,到医院抽羊水及脐带血诊断,发现胎儿是男孩,而且是血友病患者,遂引产。夫妇二人最后来到中山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做试管婴儿。医生培养了7个可做活体检查的胚胎,并抽取每个胚胎1~2个细胞进行检查后,选择了两个胚胎进行移植,最后一个移植成功。根据此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婴儿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和母亲正常怀孕、生产的过程相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医生抽取活体胚胎的1或2个细胞后,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判断早期胚胎的性别,你认为医生应选用_____性胚胎进行移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现在人们已能够选取最理想的胚胎,其基因型应该是____________。自然状态下,出现这样胚胎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
让羊产牛奶,科学家对此作了相关的构想,过程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完成有关问题:
(1)图中涉及的现代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三种)。
(2)小羊a、小羊b、小羊c的性状表现(填“相同”或“不同”) 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若研究发现羊N细胞中线粒体发达,故而它的产奶率高,则小羊a会有这一优良性状吗?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
(4)有人设想将羊体细胞与牛体细胞进行融合,以获得新物种“羊—牛”,你认为依据目前
的生物技术和理论能否实现这一构想?。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2003年1月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年仅3岁的“多利”,因患老年羊常得的肺部感染疾病,研究人员不得不对它实施了“安乐死”,同时某些科学狂人宣布成功克隆了人“夏娃”,根据以上信息,谈谈你对克隆技术或克隆人的评价。
日本下村修、美国沙尔菲和美籍华人钱永健因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GFP会发出绿色荧光,该蛋白质在生物工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该实验中是做为基因。
(2)在②过程进行转基因体细胞的筛选时,比较简易的筛选方法是____________。
(3)在④过程培养重组细胞时,培养液中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______________等。
(4)以上培育过程中应用到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科学工作者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往往一次做多个核移植,为了从乙兔体
内一次获得多个卵细胞,往往需要向乙兔体内注入的是激素。
(6)在以上③核移植过程中,乙兔提供的细胞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核之前要
对此去核的原因是。
构建试管牛工厂化生产技术流程图
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属于细胞,判断的理由是。
(2)甲、乙两图的细胞均有的结构名称是核糖体、和,其中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是。
(3)乙图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组成物质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