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对未成熟的花     ,再套袋,待_______时,进行人工异花传粉,再套袋。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8分) 下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请回答:

(1)图中B细胞和C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A] ________分化而来的,但这两类细胞成熟的部位不同,其中B细胞是在____中成熟的。
(2)E和F都是____细胞,发生③过程后,分别分裂分化产生[D] ________细胞和[G] ________细胞。
(3)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免疫中,机体活化的D细胞可以识别嵌有________的细胞(已被感染的体细胞)并消灭它。而体液免疫中,抗体免疫的主要目标是____________。
(4)C细胞的增殖分化不仅需要抗原的刺激,还需要________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2等多种蛋白质的刺激。

如图所示,分别将灵敏电流计按图连接。(甲图为神经纤维,乙图含有突触结构,甲、乙图中ab长度相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状况是______,在这一电位状况时,Na+和K+ 在膜内外分布情况不同,其中膜外____浓度高于膜内。
⑵甲图灵敏电流计现在测不到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必须将____________才能测到静息电位。
⑶当甲图中的a处受到刺激后,电流计的指针将发生__次____(填“相同”或“相反”)偏转。
⑷同时在甲、乙图中a处给予一个刺激,观察指针摆动,指针反应时间落后的是____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与肌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使肌细胞收缩,随后乙酰胆碱很快被胆碱脂酶分解,肌细胞恢复舒张状态。美洲箭毒有与乙酰胆碱争夺受体的作用,若美洲箭毒进人人体,其作用的效应是____________。

现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纯种麦性状是高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麦的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下图所示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问:
⑴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依据的变异原理是;另一种方法的育种原理是
⑵图中①和④基因组成分别为
⑶(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 ______;
(四)过程常用的化学药剂是,该化学药剂的作用是 _____
⑷(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纯合体占;如果让F1按(五)、(六)过程连续选择自交三代,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⑸如将方法Ⅰ中获得的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

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远缘杂交,培育出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
(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
(2)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F1代自交,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

(3)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交。
①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时处于减数第二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
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倍体植物;
③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由此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

以下是两例人类遗传性疾病:
病例一:人的正常色觉(B)对红绿色盲(b)呈显性,为伴性遗传;褐眼(A)
对蓝眼(a)呈显性,为常染色体遗传。有一个蓝眼色觉正常的女子与一个褐眼
色觉正常的男子婚配,生了一个蓝眼色盲的男孩。在这对夫妇中:
(1)男子和女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2)他们的子代中出现蓝眼色盲男孩的几率是
病例二:幼儿黑蒙性白痴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遗传病,已
知在某地区人群中有1/200的人是携带者,试问:
(3)如果两个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此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那么这个儿子携带此隐性基因的几率是
(4)这个儿子与该地区一正常女子结婚,那么他们所生孩子患此病的几率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