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选用银边天竺葵做探究实验,剪下一片叶子,在此之前已经在黑暗处放置了一昼夜,用不透光纸遮住叶子的一部分,然后放到阳光下照射。
(1)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2)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叶片变成 色。
(3)用清水漂洗干净后,滴加碘液,结果见光部分呈 色,遮光部分色。
(4)该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 ,光合作用需要 。
(5)用公式表示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小华发现萝卜埋在地下的部分是白色的,露出地面的部分却发绿。经仔细观察,他又发现大葱、蒜苗和韭菜也是这样。这是为什么呢?小华猜想叶绿素的形成可能与光有关。于是,他想用家里的蒜瓣设计一个小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1)针对小华的疑问,应该提出的假设是。
(2)小华将一些蒜瓣分别泡在甲、乙两个装有水的瓷盘中,两盘中蒜瓣的数量应。然后把甲盘放在阳光下,乙盘放在完全密封的纸箱中,其他条件。
(3)根据假设可以预测:甲盘中长出的蒜苗叶是色的,而乙盘中长出的是 色的。
(4)在这个设计中,实验变量是。
(5)根据预测结果,结论应是。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列装置如图,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回答其中的相关问题。
(1)写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B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玻璃罩不能透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表示这个探究实验成功的两个重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该研究小组探究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多方面的。请你从实验条件控制上找出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分析(8分)
小明的妈妈从市场买回来一些新鲜的芹菜,可是放了一天,芹菜萎蔫了。小明想了一个办法,将芹菜分成甲、乙两份,甲用黑色的塑料袋装好扎紧放在室温见光处。把乙芹菜根放入一盆清水中,过了一天,小明发现乙芹菜变得硬挺了,而伸手去取甲袋内的芹菜时感觉到有些热,袋内壁有水珠,还发现芹菜仍然萎蔫并有些腐烂。
请帮小明作以下分析并完成有关设计:
(1)新鲜的芹菜变得萎蔫主要是因为植物通过作用散失了
(2)萎蔫的芹菜,将根放到水里以后变硬挺了,是因为芹菜吸收了水分。其中根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茎内的运输到叶。
(3)试解释“手伸进甲袋取芹菜感觉有点热“的原因:
。
(4)小明同学在打开甲袋之前,将甲袋内气体通过一根小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原因是
(5)如果把一根燃烧着的蜡烛迅速放到甲袋之内,蜡烛熄灭,说明芹菜呼吸作用吸收了。
(6)芹菜植物体由小长大,构建植物体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植物的
制造的。
在甲、乙、丙、丁4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纪录发芽情况如下表:
| 装置 |
甲 |
乙 |
丙 |
丁 |
| 场所 |
日光下 |
日光下 |
黑暗中 |
黑暗中 |
| 温度 |
23℃ |
23℃ |
23℃ |
23℃ |
| 棉花干湿温度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干燥 |
| 数日后的种子发芽情况 |
全部发芽 |
没有发芽 |
全部发芽 |
没有发芽 |
(1)根据实验可得出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较好的是_____组。
(2)要证明“黑暗对种子发芽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分别可选用__和___作为对照。
(3)把萌芽的豌豆种子种下后,会长成一棵新的豌豆植株,即所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生物这种形状特征的遗传是由细胞内的_________控制。
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李阳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是唾液使淀粉变甜的。为了验证这一猜测,他做了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并做成浆糊;将口漱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备用。
Ⅱ:取一支洁净的试管,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1)李阳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并做成浆糊,这是为了模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D中,加碘液后试管中的物质未变蓝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李阳同学的实验目的是观察__________的消化作用。
(4)刘明同学认为李阳的实验设计不完善,应该改进:再取一支试管,编号为2号试管,进行相似的操作,其中,过程B中的“滴加唾液”改成滴加________,其余步骤不变。在过程D中,加碘液后2号试管中的物质颜色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