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水边偶题
罗隐
野水无情去不回,水边花好为谁开?
只知事逐眼前去,不觉老从头上来。
穷似丘柯休叹息,达如周召亦尘埃。
思量此理何人会?蒙邑先生最有才。
【注】①罗隐:晚唐著名诗人,屡试不第。②丘轲:孔丘、孟轲,周召:周公、召公。③浆邑先生:庄子。这首诗的首联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颈联对这种情感的表达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忆秦娥咏桐
李清照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注)本词作于南渡之后。
(1)请找出这首词中直接写作者“情怀”的一句并简析该句在词中的作用。
(2)叠句“梧桐落”有怎样的表现力?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宗之家初序潇湘图
吴激
江南春水碧如酒,客子往来船是家。
忽见画图疑是梦,而今鞍马老风沙。
(注)吴激(1090~1142)金代作家、书画家。字彦高,号东山。建州人。北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奉命使金,金不遣返,命为翰林待制。金皇统二年(1142)出知深州(今河北深县),不久去世。
(1)透过诗句,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2)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的赏析。
阅读下面杨炯的《从军行》,填空。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1)本诗最后两句采用的是 ①的抒情方式,“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采用的都是②的修辞手法。
(2)全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其中,首联采用③写,先交代④ ;中间两联采用⑤ 写,描写⑥的情况 ;尾联采用⑦的写法,表达 ⑧的强烈愿望。全诗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注】。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1)颔联在景物描写上用了什么手法?简析其作用?
(2)从颈联和尾联可看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物象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
(2)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