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相关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 A.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 B.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
|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同位素32P标记的一组中,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 |
| D.艾弗里提取的DNA掺杂有非常少量的蛋白质,实验中没有完全排除蛋白质的作用 |
下列有关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模型方法就是指借助具体的实物,对认识的对象进行形象化描述 |
| B.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 |
| C.假说演绎法中,演绎推理的结论不一定正确 |
| D.同位素标记法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来研究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
科研人员对某种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下图。下列有关D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
| B.种群的个体数量达到K值 |
| C.是进行害虫防治的最佳时期 |
| D.D点后出生率和死亡率保持不变 |
下面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是
| A.海带、梨树、酵母菌 |
| B.蘑菇、洋葱、水绵 |
| 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 |
| D.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 |
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 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 |
| 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
| 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
| 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
下列生物之间竞争最激烈的一组是
| A.虎和野猪 | B.草鱼和鲤鱼 | C.长颈鹿和鸵鸟 | D.水稻和稗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