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些地区的水很容易在水壶或盛水器具上结水垢,就是因为该地区的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           的化合物。我们把这种水称为            。设法除去这些水中的这些化合物可使之变为软水,具体的方法通常有                              等。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兴趣小组用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氧气的制备实验。

(1)仪器A的名称;仪器B的名称
(2)甲同学用H2O2和MnO2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需要选择上述仪器中的进行组装,还缺少的仪器是,MnO2固体在该反应中起_______作用。
(3)利用上述组装的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    气体,验证该气体的方法及现象是                   

某制碱厂以海水为主要原料生产纯碱(碳酸钠)和其他副产品。
(一)将海水进行处理后获得精盐水。海水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杂质。其处理的主要流程如下:

(1)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2)操作Ⅰ所得的沉淀是混合物,其成分有(至少写两种):
(3)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目的是
(二)将精盐水制成饱和溶液,先向其中通入足量的氨气,再向其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至有大量晶体(碳酸氢钠,NaHCO3)析出;将晶体转移出来后,加热至不再有气体产生,所得固体即为纯碱。
(4)制碱过程中获得的副产品可做化肥,其化学式为
组成确定
(5)①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无变化;② 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写化学式)。
含量测定
(6)称取纯碱样品21.5g,加入到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请通过计算并结合右表判断此纯碱样品等级为品。
计算过程:

总结反思
(7)某同学认为,在上述纯碱含量测定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使测定误差会减小,其理由是

A、B、C、D、E、F分别是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中的一种。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间能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固态C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俗称为
(2)E与F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3)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B能转化成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以下有关中和反应的问题。
(1)下左图象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进行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按照以上(填甲或乙)图所示进行的,曲线上M点表示

(2)下图是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图可以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结论:①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②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填“改变”或“没有改变”)
离子实质上没有参加反应。
(3)根据乙图进行的实验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恰好中和时溶液温度达到

燃烧的条件是重要的化学原理之一,与消防安全密切相关。我国GB-4968-85将不同性质的火灾分为A、B、C、D四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柴油、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火灾等。
请回答完成以下内容:
(1)燃烧的条件是:①有可燃物;②;③与氧气(或空气)接触。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个条件,只要破坏个燃烧的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2)乙醇失火属于类火灾,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3)某学生将燃着的镁条迅速伸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在集气瓶中继续燃烧,反应结束后,瓶内壁附着黑色颗粒,瓶底有白色物质。有关化学方程式为,基本反应类型为,实验说明,D类火灾不能使用灭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