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920 kJ | B.557 kJ | C.436 kJ | D.188 kJ |
能与Fe3+反应,且能证明Fe3+具有氧化性的是①SCN-②Fe③Fe2+④Cu⑤Zn⑥OH-
| A.①②③ | B.②④⑤ | C.①③⑥ | D.①②⑤ |
为亚硝酸盐会使Fe2+离子转变成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A.酸性 | B.碱性 | C.氧化性 | D.还原性 |
高炉炼铁中石灰石的作用
| A.除S、P 等杂质 | B.催化剂 | C.除二氧化硅 | D.脱氧 |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些化学工艺发明较早。我国掌握冶铁技术的历史时期是
| A.商代 | B.春秋战国 | C.唐代 | D.宋代 |
某合金(仅含铜、铁)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 mol,其中Cu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将其全部投入50 mL b mo1·L-1的硝酸溶液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假设NO是唯一的还原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金属有剩余,在溶液中再滴入硫酸后,金属不会再溶解 |
| B.若金属全部溶解,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
| C.若金属全部溶解,且产生336 mL气体(标准状况),则b=0.3 |
| D.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3+、Cu2+时,则a与b的关系为:b≥80 y (1—a/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