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在温度不变时欲使c(NO2)/c(N2O4)比值增大,可以采取
A.体积不变,增加NO2的量 | B.体积不变,增加N2O4的量 |
C.使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 | D.使体积不变充入N2 |
将少量金属钠投入下列稀溶液中,溶液质量减少的是
A.NaCl | B.NaOH | C.NH4NO3 | D.Ca(HCO3)2 |
关于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镊子夹取钠块,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下一部分进行实验。剩余的钠应放回原试剂瓶。 |
B.钠加热后先熔化成小球状,这是因为金属钠的熔点较低。 |
C.钠燃烧时火焰呈黄色,这与钠元素的焰色反应有关。 |
D.钠块表面若有部分已被氧化为Na2O,充分燃烧后将得到Na2O和Na2O2的混合物。 |
铋(B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ⅤA族,其价态为+3价较稳定,铋酸钠(NaBiO3)溶液呈无色,取一定量的硫酸锰(MnSO4)溶液依次滴加下列溶液,对应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加入溶液 |
①适量铋酸钠溶液 |
②过量的双氧水 |
③适量KI淀粉溶液 |
实验现象 |
溶液呈紫红色 |
紫红色消失,产生气泡 |
溶液变成蓝色 |
则下列物质的氧化性由弱到强排列的顺序正确的是
A.I2,H2O2,KMnO4, NaBiO3 B.H2O2,I2,NaBiO3,KMnO4
C.NaBiO3,KMnO4,H2O2,I2 D.KMnO4,NaBiO3,I2,H2O2
碘(I2)与硫代硫酸钠(Na2S2O3)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在定量分析中常见的化学反应。用碘液滴定硫代硫酸钠溶液时,25.0 mL 0.100 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恰好消耗了12.5 mL 0.100 mol/L的碘液,并把I2还原为I-。则S2O32-转化为
A.S2- | B.S4O62- | C.S2O42- | D.SO32- |
向某FeBr2溶液中,通入1.12 L(标准状况下)的Cl2,测得溶液中c(Br-)=3c(Cl-)=0.3mol/L。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 | B.反应后溶液中c(Fe3+)=0.1mol/L |
C.反应后溶液中c(Fe3+)=c(Fe2+) | D.原溶液中c (Br-)="0.4mo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