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总会开玩笑“白痴是会传染的”,没想到“一语成谶”。近日,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绿藻病毒,它被证实能通过进入大脑,影响可塑性、学习、记忆的形成神经回路,使得大脑功能下降,让人类“变笨”。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①科学实验活动是人类获得一切正确认识的来源
②事物之间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固有联系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揭示事物真实联系的前提
④正确认识事物要善于分析和把握联系的多样性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许多年青人患上了现代信息依赖症,一天不用手机,一天不上网,就觉得六神无主。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消费要有利于人们身心发展和社会进步 |
| B.要勤俭节约,不用现代消费品 |
| C.要提倡绿色消费 |
| D.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
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许多年青人患上了现代信息依赖症,一天不用手机,一天不上网,就觉得六神无主。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
| A.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
| B.现代信息技术不利于社会进步 |
| C.消费具有复杂性 |
| D.消费是社会再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 |
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以蜜蜂作比喻,说在蜜蜂的“社会”里,奢侈之风盛行时,各行各业都兴旺;当节俭之风代替奢侈之风后,“社会”反而衰落了。由此他得出结论:个人的奢侈会推动社会的繁荣。我们到底该节俭还是奢侈?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节俭对于社会、于个人都是一种美德,但过分节俭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
| B.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过分节俭不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
| C.对节俭、奢侈两种消费观念应辩证认识,我们应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
| D.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我们应该鼓励奢侈,学会“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
下表为某市某居民家庭2007年总支出的情况(单位:元)
| 食品 |
衣服等家庭日用品 |
教育, 医疗 |
水, 电, 煤 |
通讯, 交通, 娱乐等 |
购买股票, 债券等 |
| 10000 |
8000 |
7000 |
5000 |
10000 |
20000 |
该居民家庭这一年的恩格尔系数应该为
| A.16. 6% | B.25% | C.28. 5% | D.33% |
2008年1月人民网载文指出,我国国内市场销售稳定增长,新的消费热点持续升温,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汽车、通讯器材、商品房等一些新的消费热点持续升温,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兴力量。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 B.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
| C.我国对人口增长的成功控制 | D.我国物价水平平稳回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