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③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④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基因农业网组织的一场品尝转基因玉米的科普活动,引发了知名人物方舟子和崔永元在网络上围绕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进行大辩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价值判断因人而异,没有客观标准
②认识对象本质的暴露与展现有一个过程
③对事物的认识受主体差异的影响
④真理与谬误没有判断标准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对漫画中“只有翅膀是不够的,还要有对蓝天的渴望”这句话理解最恰当的是()
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
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具有目的性 |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
D.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
纽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建立了嗅觉艺术中心,举办首场香气作品展,展示过去百年历史上著名调香师的经典作品,将香气作为一种艺术品呈现给世人。该艺术中心之所以能够将调香师调制的香气作为艺术品,是因为调制的香气()
①凝聚了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满足了主体的审美需要
②是主体按照审美需要制作的,具有使人愉悦的属性
③是人脑加工和改造的产物,能满足主体的客观需要
④是人为的客体,不具备天然香气所具有的物质属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提出:梦是人在白天活动时产生的潜意识转化而成的情境。下列与该观点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A.物是观念的集合 | B.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
C.无其器,则无其道 | D.未有此事,先有此理 |
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个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有学者这样写道: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对此,正确的理解()
①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时代观念的变化发展
④时代观念的反作用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