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我国历史上有九个统一的王朝,其中秦、西晋、隋、元四个朝代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材料三】:中国台湾两次被殖民者侵占,又两次回归祖国,第一次在古代,第二次在近代。
【材料四】: 被火烧断为两截的元朝名画《富春山居图》,分藏于浙江和台湾。2011年6月1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拉开序幕,这是该画被分开360多年后首次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海峡两岸经贸、人员往来统计
年 份 |
1978 |
2001 |
2004 |
两岸贸易总额(亿美元) |
0.46 |
323.4 |
783.3 |
台湾来大陆(人次) |
— |
3440306 |
3685250 |
大陆居民赴台湾(人次) |
— |
122198 |
144526 |
【材料五】: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秦王”在国家统一方面作出什么贡献?
(2)结合材料二,分别写出秦朝、元朝统一全国时为管理地方而实行的政治制度。
(3)结合材料三回答,近代史上台湾最早被哪国殖民者侵占?是通过签订哪一条约被割占的?又是在哪一历史事件后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4)从材料四,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5)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这一构想已在哪些地区得到成功运用?
(6)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请谈谈你的认识。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它奉孔子为宗师,又称为孔子学说,是对中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的主张。
----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1)材料一中孔子的治国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
材料二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钱穆《国史大纲》
(2)材料二中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战国时期的哪一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治国主张?他的主张又是什么?
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商鞅变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史实归纳】
(1)请将表格补充完整,在A、B填上相应答案
措施分类 |
具体措施 |
A |
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 |
强兵 |
奖励军功 |
加强中央集权 |
B ;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统一度量衡 |
【理解学习】
(2)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为什么?
【方法探究】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陈明和刘华产生了分歧(见下图)。
(3)谁的观点正确?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是什么?
某校初一学生开展“先秦诸子百家”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图说历史】
(1)图八人物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中国古代思想界掀起了一次解放风潮,它是什么?
(2)对号入座,将图片人物写在相应位置上
兼爱非攻——()以法治国——()
【理解学习】
——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请回答:(3)该漫画反映了孔子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
【学以致用】
(4)在你的班上,有同学乱扔纸屑,造成班级一片狼藉。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用“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的方法来教育他,帮助他改掉乱扔纸屑的坏习惯。请说说你的具体做法。
阅读材料, 回答与秦朝有关的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中的“秦王”是谁? 依据材料,“秦王”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材料二:“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2)庞大的秦王朝到秦二世时就灭亡了,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作为一个统治者,要让他的王朝长久不衰,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意思:开山劈石,打通障碍,疏导江湖洪水,流入大海,以造福百姓)
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是传说时代的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二:观察《都江堰示意图》(下图),回答:
(2)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建立在()
A.珠江流域 | B.岷江流域 |
C.黄河流域 | D.淮河流域 |
(3)找出图中都江堰由哪三部分构成,任选一处介绍其功能
选 功能:
(4)材料一、二水利兴修造福百姓,从兴修方法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