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它奉孔子为宗师,又称为孔子学说,是对中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的主张。

----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
(1)材料一中孔子的治国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是孔子儒家思想哪一内容的具体体现?
材料二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钱穆《国史大纲》
(2)材料二中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战国时期的哪一思想家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治国主张?他的主张又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人的尊重和关爱,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闻讯回家,看见焦土残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财产的损失却只字不提。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材料三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1)材料一中,孔子的这种行为体现了他的什么主张?
(2)材料二中莎士比亚对人的赞美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核心思想?
(3)材料三表明了伏尔泰的什么观点?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哪些文件吸收了他的这一观点?(举一例即可)
(4)结合上述问题用一句话谈谈你的认识。

某校八年级刘涛同学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一起探讨。
材料一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材料一所述,“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事件?
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2)材料二所述,“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写出一例即可
材料三 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难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3)材料三所述,“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同学们对上述结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还懂得了一些道理。请你写出其中一个道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我国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借以解决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标语牌,但是1958年、1959年、196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分别为2亿吨、1.7亿吨、1.435亿吨。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三说出我国1950年和20世纪70年代末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依据材料二说出1958年后我国粮食产量下滑的原因是什么?
美国内战中,林肯政府颁布一重要的土地法令,满足人民对土地的需求,扭转了战局,获得战争的胜利。请问是哪一部重要法令?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谈谈你的启示和感想。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恩格斯
材料二第一条 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第十七条 财产神圣是不可侵犯的权利……
材料三“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四 如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指什么?这场变革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什么重要文献?材料三反映出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材料四所示的成果和世界科技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有关?
(4)请你结合上述材料,根据史实所反映的内容确定一个合适的总标题

材料:“…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创造神话”。在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摘自《作坊里的日本》
回答:(1)日本的“第一位老师”是谁?日本在古代史上向他第一位老师学习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革,说出这次改革的名称和意义。
(2)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老师又是谁?明治维新中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措施是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是指什么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是指什么条约?
(4)日本的不断进步乃至超越,你认为值得中国借鉴的经验有哪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