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古“丝绸之路”再次成为关注热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主要历史作用。
材料二 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印度展开国事访问时表示,“我邀请莫迪总理下次访问中国时到西安去看看,看看当年玄奘藏经译经的地方”。
——新华社《外国元首访华缘何青睐西安》
(2)分析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玄奘对中印两国交流所做出了哪些贡献?
材料三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分析材料三,据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主要表现及政策原因。
材料四 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新加坡)李光耀
(4)材料四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古代“丝绸之路”对我们的启示。
既然夏、商、西周时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
读图回答问题:
(1)你能认出上面三件青铜器吗?请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存在的年代。
(2)你能简要的介绍一下它们各自的用处或特点吗?
(3)除此之外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皿还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至辽宁,南到湖南,都发现过两周的青铜器。那时的青铜器,比前代轻巧,花纹由复杂变为简易。
材料二 (西周)青铜酒器逐渐减少,出现了大量的炊具和日常生活用具。
(1)据材料一说明西周青铜器制造的特点。
(2)据材料二说明西周青铜器制造有何新的特点?
(3)西周青铜器制造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简述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了哪些努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二清“顺治元年,颁布《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州沿海的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寸板不许下海。”
请回答:(1)材料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指的是什么意思?
(2)材料一说明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这一历史现象最后到哪一朝代完成?这个朝代在对外政策方面采取什么措施?
(3)材料二反映了清政府采取什么政策?
(4)清朝实行这种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如何评价清朝这一政策?
(6)从这两个朝代的两种做法造成的不同影响对你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