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古“丝绸之路”再次成为关注热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主要历史作用。
材料二 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印度展开国事访问时表示,“我邀请莫迪总理下次访问中国时到西安去看看,看看当年玄奘藏经译经的地方”。
——新华社《外国元首访华缘何青睐西安》
(2)分析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玄奘对中印两国交流所做出了哪些贡献?
材料三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分析材料三,据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主要表现及政策原因。
材料四 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新加坡)李光耀
(4)材料四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古代“丝绸之路”对我们的启示。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严禁人民反帝;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等。
读后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是三个条约的主要内容。这三个条约分别是
材料一:《 》;材料二:《》;材料三:《 》。(3 分)
(2)依据三则材料,概括列强获得了哪些方面的侵略权益。(要求:进行概括,不能照抄原文)
(3)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在历史老师的指导下,历史小组围绕“近代化的探索”这一学习主题,进行探究活动。
(1)下图是同学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将图中资料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②.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
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④.属于新文化时期的是;
(2)洋务运动的口号是:______和______。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
——(法)雨果
请回答:①.“夏宫”是指,它是在战争中被焚毁的,这次战争发生于_____至_____年。
②文中的“两个强盗”是指______和______。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有着辉煌农耕文明历史的中国,进入了一个艰难求索的时期,中华民族一面英勇反抗,一面反复思考“中国向何处去”,请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人物是____,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是______。今年(2012年)是纪念辛亥革命___周年? (3分)
(2)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建立了一个什么国家?这个国家的性质是什么?
(3)辛亥革命的意义(历史功绩)和最终结果分别是什么?
(4)以上事实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你认为中国的出路在哪里?革命任务应该交给哪个阶级完成?
阅读下列材料:(本题11分)
材料一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三制度实施以后,对于应考者的身份限制不多,除了作奸犯科、刑徒奴婢、州县胥吏、倡优艺人外,绝大多数人都在法律规定上具有参加考试的权利。凡是有条件读书者,都有进入官场的机会。
请回答: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制度?
②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什么朝代逐渐完善?
③对这种制度起着完善作用的关键人物有哪些?
④唐朝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
⑤从材料二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
⑥从材料三中可以归纳出这种制度哪方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