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泰格拉提出:“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其理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
| A.客观评价古希腊城邦制存在的根本原因 |
| B.肯定“人”在城邦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
| C.科学阐释制定城邦法律的基本原则 |
| D.强调美德即知识,突出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
根据1871年开始生效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文本,这个新的民族国家称为“德意志联邦”,其最高首脑为“联邦主席”。直到威廉一世加冕时,人们才从发布的皇帝宣言中得知,“联邦主席”改成了“德意志皇帝”。原来,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最后威廉一世接受了“德意志皇帝”称号。上述材料表明
| A.德意志帝国不适合建立联邦制 | B.德意志帝国仍是封建专制政体 |
| C.德意志帝国分裂割据局面仍没有消除 | D.德意志帝国存在集权与分权主义之争 |
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二款:“……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人口的实际统计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3年内以及此后每10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宪法中关于人口统计的规定
| A.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 B.改选众议员每十年进行 |
| C.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平等 | D.协调各州之间的矛盾 |
《英国政治制度史》:“1689年下院提出《三年法案》,威廉三世立即否决。直到1694年出于对外战争的需要,威廉三世才签署了此案。1692年下院提出《任职法案》,先是被上院否决,次年又被威廉三世否决。”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此时的英国国王拥有立法否决权 |
| B.此时的英国国王违反了英国关于限制王权的法律 |
| C.此时的英国上院具有立法否决权 |
| D.此时的英国下院拥有立法权 |
古代罗马人关于“法”留下了很多论述,其中体现了“法治”原则的是
| A.一切法律都和人或财产有关 |
| B.因为法律统治执政官,所以执政官统治人民 |
| C.我因为感觉到上帝的意志而笔削诸于法律 |
| D.法律的功能在于命令、禁止、允许和惩罚 |
梭伦在担任执政官期间,曾立法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一规定旨在用法律来
| A.赋予公民的国家主人地位 | B.培养公民见义勇为的品质 |
| C.引导公民切实地关心国事 | D.冲破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