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写到:“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材料认为黄宗羲的思想( )
A.继承儒家民本思想 |
B.继承并发展儒家思想 |
C.具有现代民本思想 |
D.儒家思想与现代民本思想结合 |
“19世纪80年代前后,外国保险公司登陆上海。1882年第一家中国私人保险公司——上海火烛保险有限公司成立了。1912年以后,二十多家中国保险公司的陆续建立,一个充满竞争的上海保险市场才逐步形成。”上述材料提供的信息不包括:()
A.国人拥有快速向西方学习的能力 |
B.民国初年上海的经济形势较好 |
C.1912年之前上海只有一家私人保险公司 |
D.1912年之后上海保险市场竞争激烈 |
鸦片战争后,被《纽约时报》称其为“东方伽利略”的徐继畬认为“米利坚(即美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这段话主要体现了徐继畬()
A.向国人介绍西学的热忱 | B.要继续传播魏源的思想 |
C.发现新国家的兴奋 | D.对西方民主政治的肯定 |
通称为十三洋行的公行是洋行的共同组织,承销一切外国进口货物,负责供应外商所需中国出口货物,以及担保、缴纳关税事宜,兼具照料和约束外商的责任。外商在政府的交涉或政府要通知外商,都由公行负责转达。贸易季节一过,外商必须离境。可见,“公行”实为()
A.中外贸易中介 | B.限制外商的关卡 |
C.与外商相互制约 | D.清政府外事机构 |
下图为“明四家”之一唐寅作品,对该作品的评论不恰当的是( )
A.一幅体现多种类艺术成就的杰作 |
B.画面过于简单,缺少张力 |
C.体现了简约而富有意蕴的品质 |
D.该作品采用的是写意画法 |
钱穆说:(唐)凡属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须加盖“中书门下之印”。若未盖,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认为违法的,不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唐中宗曾不经两省而径自封(小)官,觉得难为情,故装置诏书的封袋,不敢用常封而改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改用墨笔,时称“斜封墨敕”,所封官员被称“斜封官”。由此说明:( )
A.唐朝皇帝的专制权力是有限的 |
B.三省六部制度就是为了限制君权的 |
C.两省的长官相互制约,为限制相权 |
D.唐朝已经拥有一套完善的法治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