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铜表法》第七表“土地和房屋”(即相邻关系)规定:“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涤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材料主要表明该法( )
| A.维护私有财产 | B.条文清晰内容全面 |
| C.协调邻里关系 | D.保留习惯法的内容 |
丘吉尔曾说:“未能通过一种或另一种手段将当初已屈服了的俄国引入全面的民主制度之中——这一失败如今成为我们的沉重负担。”“这一失败”的主要含义是( )
| A.十月革命的胜利 | B.苏联的工业化成就 |
| C.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 D.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
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
|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
|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
|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
《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这则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
| A.实行抑商政策 | B.汉代关税的数额相当高 |
| C.农业的重要地位 | D.对“市”严格管理 |
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
| A.北宋中期 | B.元末明初 | C.明末清初 | D.鸦片战争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