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巴师夏(1801-1850)在《经济和谐》序言中写道:“政府话动基本限于保证秩序,安全和正义”。“越过这个限度,就是对良心、智力和劳动——一句话,对人类自由的侵占。”这一观点与下列哪一人物的思想相似?( )
| A.圣西门 | B.马克思 | C.凯恩斯 | D.亚当·斯密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 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 B.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 |
| C.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 | D.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这是对下列哪一艺术门类的评价
| A.书法 | B.中国画 | C.文学 | D.戏曲 |
下列观点中,与其他三个观点明显不同的一个是
| A.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
| B.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
| C.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
| D.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者 |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
| A.品行——考试成绩——门第声望 | B.门第声望——品行——考试成绩 |
| C.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 D.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 |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
| A.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 B.以科学实验成果为先导 |
| C.源于技术工人的实践经验 | D.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