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建立了上海机器织布局后,规定“合中国各口岸统计,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纱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十年之内,不准添续。”这段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洋务运动有压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面 |
B.不推翻封建制度就不能真正发展民族工业 |
C.在政府的扶植下中国出现了民族工业 |
D.此规定有利于西方资本在中国的扩张 |
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时间开始了”是指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来 | B.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C.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 D.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
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B.“要和平,争民主” |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 D.“打倒列强,除军阀” |
德国《共和报》曾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此处所言战事
A.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
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
C.切断了日本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 |
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提出:“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的生存途径。”通过下列哪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
A.九·一八事变 | B.一·二八事变 | C.七·七事变 | D.八·一三事变 |
在一张标注为“大日本陆军总部绘制”的中国湖南某地的地图上,比例尺是五万分之一。每一座山丘、每一个村庄、每一条小路、每一片树林都在图中画得清清楚楚。图上标示日期为“昭和三年”,也就是公历1928年。这说明日本人
A.对中国民众的生活很感兴趣 | B.想对中国地理学开展学术研究 |
C.已占领了中国广大领土 | D.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