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所示是两种细胞所拥有的特征。从表格中给出的特征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特征 |
细胞Ⅰ |
细胞Ⅱ |
细胞壁 |
有 |
有 |
核糖体 |
有 |
有 |
成形的细胞核 |
无 |
有 |
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 |
有 |
无 |
细胞呼吸 |
有 |
有 |
A.细胞Ⅰ是原核生物,可能是蓝藻
B.细胞Ⅱ是真核细胞,可能是植物的根尖细胞
C.两种细胞的细胞壁具有相同的组成成分
D.细胞Ⅰ没有线粒体
有关生物膜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化学成分只有磷脂分子、蛋白质和多糖 |
B.多糖和蛋白质相连形成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的两侧 |
C.生物膜中只有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处于不断的流动中 |
D.一般来说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生物膜的功能就越复杂 |
将苍蝇养在甲、乙两瓶中,甲瓶内放有捕蝇纸,乙瓶内没放捕蝇纸,其余实验条件皆相同(培养基、有翅和无翅的苍蝇皆等量)。8天后,甲瓶内仅无翅的苍蝇存活,捕蝇纸上皆是有翅的死苍蝇,乙瓶内有翅和无翅的苍蝇皆存活,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解释或推论不合理的是()
A.甲瓶的环境不利于有翅苍蝇的生存 |
B.乙瓶的环境更利于有翅苍蝇的生存 |
C.无翅的苍蝇比有翅的苍蝇更适合生存于甲瓶 |
D.由此实验可推出若苍蝇不常使用翅,则翅会退化 |
调查某大麦种群中一对相对性状(甲、乙性状)的频率,发现甲、乙性状各占50%。若分别取足够数量的甲、乙两种性状的个体分别自交,发现50%乙性状的子代表现出甲性状,而甲性状的子代未发现乙性状。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乙性状为显性性状 |
B.甲性状的基因频率高于乙性状的基因频率 |
C.乙性状个体子代中出现甲性状是性状分离现象 |
D.该种群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是不能确定的 |
一种名为“傻瓜水稻”的新品种,割完后的稻蔸 (留在土壤中的部分)第二年还能再生长,并能收获种子。下图是“傻瓜水稻”的产生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育种过程应用到的原理有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
B.完成过程④的作用是选择,其基础是生殖隔离 |
C.可以通过基因工程育种方式提高“傻瓜水稻”的抗逆性 |
D.割完后的稻克第二年能再生长,既减少了农业投入,又保持了水稻的杂种优势 |
下列过程中存在基因重组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