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利用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频闪仪每隔0.05 s闪光一次,如图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该同学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时刻的速度如下表。(当地重力加速度取9.8 m/s2,小球质量m=0.4 kg)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时刻 |
t2 |
t3 |
t4 |
t5 |
速度(m/s) |
4.99 |
4.48 |
3.98 |
|
(1)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计算t5时刻小球的速度v5=________ m/s
(2)从t2到t5时间内,重力势能增量ΔEp=______ J,动能减少量ΔEk=______ J;
(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ΔEp与ΔEk近似相等,即可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上述计算得ΔEp________Ek(选填“>”“<”或“=”),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和内阻时,所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0~20Ω,连接电路的实物图如下图所示.
(1)该学生接线中错误的和不规范的做法是( )
A.滑动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 |
B.电流表接线有错 |
C.电压表量程选用不当 |
D.电压表接线不妥 |
(2)画出这个实验的正确电路图.
下图是某同学连接的实验实物图,闭合开关S后,发现A、B灯都不亮,他采用下列两种方法检查故障:(每节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
(1)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档进行检查:
①那么选择开关应置于下列量程的_______________档.(用字母序号表示)
A. 2.5V B. 10V C. 50V D. 250V
②该同学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判定故障是_______________.(假设只有下列中的某一项有故障)
测试点 |
电压示数 |
a、b |
有示数 |
c、b |
有示数 |
c、d |
无示数 |
d、f |
有示数 |
A. 灯L1断路 B. 灯L2短路
C. c、d段断路 D. d、f段断路
(2)用欧姆档检查:
①测试前,应将开关S__________(填“断开”或“闭合”)
②测量结果如右表所示,由此可以断定故障是__________.
A. 灯L1断路 B. 灯L2断路
C. 灯L1、L2都断路 D. d、e间导线断路
(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要求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 )
A.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
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秤的示数 D. 每次记准细绳方向
(2)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设计出如下的实验方案,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小车质量,砝码盘质量
,所使用的打点计时器交流电频率
Hz。其实验步骤是:
A.按图中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B.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
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
C.取下细绳和砝码盘,记下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
D.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得小车的加速度;
E.重新挂上细绳和砝码盘,改变砝码盘中砝码质量,重复步骤,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外力
作用下的加速度。
回答以下问题:
①按上述方案做实验,是否要求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填“是”或“否”)。
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
③某同学将有关数据填入他所设计的表格中,并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图象(如图)。造成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一条最主要原因是,从该图线延长线与横轴的交点可求出的物理量是,其大小是。
某同学在研究小车的运动实验中,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该同学如图所示选取了A、B、C、D、E五个计数点,对计数点进行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图中,单位是cm。(保留2位小数)
(1)打B、D两点时速度分别为VB=m/s;VD=m/s。
(2)如果小车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纸带的加速度a=m/s2。
在研究小车的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关于选取计数点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用计数点进行测量计算,既方便又可减小误差 |
B.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应是相等的 |
C.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应当是相等的 |
D.计数点是从计时器打出的实际点中选出来的,相邻计数点间点痕的个数相等 |